第四百七十章 殫精竭慮

朱標寫的很詳細,湯鼎領兵打仗激發士氣的才能不錯,算得上是將門虎子,目前看來在勛貴二代中僅次於徐允恭,有帥才,只不過還是有些太過年輕。

而且身邊又沒有得力謀主,孤懸海外周旋於別國內政之間,雖然進可攻退可守,但風險還是有的,朱標厭惡東瀛,但絕不會小瞧他。

生性好鬥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據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願受人擺布,忠貞而又易於叛變,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歡迎革新,遵小禮而無大義……

如此矛盾且病態的民族性格特征造就了日本頑強的生命力與活力,民族性格上雖然日本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但這與中國自古以來提倡的中庸之道卻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走兩個極端的表現。

極端有時候也以為某一方面的強大,而且日本從唐朝學到的可不僅僅是鑄造耕種等生產技術,還有許許多多兵法韜略以及先哲典籍,雖國小但政治智慧也不容小覷。

朱標將大略部署都交代清楚,致於細節方面他也沒辦法了,距離太遠交通不便通訊困難,大事小事只能看湯鼎隨機應變了。

朱標寫完等墨跡幹了之後,又特意譽寫了兩份才放下筆對劉瑾吩咐道:“三份密信分三日發出,讓全旭派人交到靖海侯手中,著由心腹死士送到東瀛,人在信在,人亡信毀!”

劉瑾應諾一聲接過信紙開始密封,朱標則是捏了捏眉心,按說這種信件理應以特殊方式書寫,以免情報泄露,只是事發突然,畢竟原來也沒計劃要紮根日本,而現在相隔萬裏通訊困難,根本沒有商量的機會。

不過好在這件事也說不上是什麽陰謀,就算被發現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湯鼎船堅人銳固守港口,大不了就是駕船離去,日本內亂自顧不暇誰能有實力派數萬人出海追擊?

致於影響,大明與日本可還沒建交呢,又不是高麗那般受大明冊封的藩屬國,就是特意針對他又能如何,難不成日本還敢興兵入侵?

至於往後有高麗為跳板之後,加上許多降服倭寇的指引,找個合適的港口攻上東瀛本也不算多難,而且湯鼎寫信都已經是兩月之前了,想必日本內陸地形大概也探明的差不多了。

何況靖海侯吳禎的心腹死士也不至於臨死前連封信都毀不掉,不過這件事也算給朱標提了個醒兒,未雨綢繆也是很有必要的,得讓全旭那邊加上一門暗文密碼的課程,朱標可是對錦衣衛抱有大希望的。

密信暗格裏面還有兩封信,一份還是湯鼎的,內容與前一個一樣,也就是三份密信只有兩份送到了,其中一個下落不明,不知道送信的人遭遇了什麽情況,也許是遇上了海賊也許是遇上了巨大的風浪,海上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呢……

這種事也不用他再吩咐,自然會有人去追查,朱標隨手拿出最後一封信,是道衍送來的,原來高麗局勢突變,高麗王覺得辛旽的作用已經達到了,現在所有世家都殷切希望殺掉辛旽,被迫同王室做了不少交易,子弟衛的建立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世家對王臣服的態度,至少明面上如此。

所以現在把辛旽推出去平息怒火再好不過,朱標看著略微點頭,這是為君者的基本的操作,歷朝歷代都得有個這樣的人,有用的時候權傾朝野,沒用的時候推出去喂狗。

只不過朱標覺得這個高麗王有點想一出是一出,這明顯就是最近才起的念頭兒,可能是因為他終於從王妃魯國公主逝世的悲傷頹廢中緩過來了,或者是因為天天同子弟衛混跡在一起,有了男兒雄風,然後起了治理國土的野心?

畢竟如果只是將辛旽當作棄子的話,那就不應該給他如此崇高的地位,更不該給辛旽畜養軍士的榮耀,如今想狡兔死良狗烹也得看人家答不答應,狗急了跳墻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執掌大權六年之久的人物了。

道衍信中說辛旽已經開始謀劃刺殺高麗王了,並且特意令道衍聯絡朱標,希望能得到大明的支持,上位他將親自奔赴京城跪求大明大皇帝的冊封,高麗將永為大明藩屬國,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永世不渝!

之後就是種種許諾,朱標大概算了一下,要比現在高麗的貢品多上三四倍,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大方的讓人意外。

不過倒也正常,他贏了就是新一任的王,給大明再多東西也不虧,反正都是從百姓身上剝削來的,如果輸了就什麽都不用說了,有再多東西也不可能帶到地下去。

何況諾言這玩意兒只要事成,之後就有的是商談的余地,世上哪有絕對的條約,何況大明天朝上國還能以大欺小逼死藩屬國不成,倆國可都是讀聖人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