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祖宗為證

劉英惶恐的低頭後心思百轉,此時他又開始思索自己弟弟命值不值得他用自家的立世之本去換,劉家無寸功於大明,只是對皇帝有恩情,他家的根基就是看皇帝認不認這個情分。

雖然當今聖上無論如何都會認,但往後的皇帝呢?

太子爺如今就透漏出不滿,等日後當今龍馭賓天,就是太子爺坐江山了,若是真有心想要劉家死,總有人會為王先驅……

如此一想,劉英頓時就明白該怎麽做了,弟弟又不是自己兒子,他的死活關本侯爺什麽事,咱還是管好自己兒孫未來的福貴吧。

劉英頓時磕頭道:“臣感念聖上恩德,但愚弟犯下如此大罪,就這麽從輕發落如何服眾,若是因他一條命,讓聖上英明受損,臣死後何顏面去見先父!”

朱元璋頓時落淚說道:“當年皇考妣逝世,咱家貧年幼,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漿,若非你父之慷慨惠此黃壤,何能使得皇考妣上有一地安身,而今汝弟有劫,咱何能漠視不顧。”

此話一出帳內頓時哭聲四起,鳳陽知府以及他身後的鳳陽老者們更是淚流滿面,嘴裏說著聖上仁德寬厚,多年往事竟然還銘記於心,為了區區一個劉春,竟然特意跑一趟。

朱標自然也是得跟著哭,看差不多了抽出帕子遞給自己真的淚流滿面的老爹:“父皇還當以龍體為重,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還皆賴父皇照拂呢。”

其余人也趕忙規勸,此事暫且也沒人再提起,都知道最後的決斷要等到祭祀完皇陵和先義惠侯之墳後,否則這一勸就答應,未免表現的太急切了。

正值午時,朱元璋賜下酒宴,席間拉著劉英的手談話以示親厚,鳳陽諸老都是會說話的,說著自己能成為帝鄉一份子是如何的驕傲,死後見祖先也能說光宗耀祖了。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同錦衣夜行,此話確實是至理名言,朱元璋的儀仗入鳳陽後引得十裏八鄉無數百姓前來拜見瞻仰,山呼萬歲之聲整日不絕。

朱元璋每到一處都會叫來當地有聲望的村老士紳,問詢他們平日的生活狀態,鳳陽知府和義惠侯劉英全程陪同,劉春自然也是難免被提及,一提眾人就免不了一哭。

大多數村老都是斥罵劉春給先義惠侯丟臉給鳳陽帝鄉丟臉,勸說朱元璋要嚴懲劉春,劉英本人也是代表劉家一同請罪。

見此朱標滿意的點點頭,毛驤還算做了些有用的事情,現今整個鳳陽都知道了劉春的情況,大多數人都還是老百姓,自然看不慣貪官汙吏。

尤其是老劉家驟然福貴,靠著當年那點事封侯,本就讓同鄉百姓眼紅,大家一起窮那就是好兄弟,但你突然發達了,還不帶上我,那咱們就是仇家了。

在鳳陽劉家的聲望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家都在替皇帝著急,生怕他放過劉春,這時候朱元璋的禦駕也到了皇陵,毛驤早就準備好了祭祀用的祭品。

朱元璋也厚賞了看守皇陵的衛士們,朱標親自賜下酒宴,天子儀仗駐紮在皇陵之外,等明日吉時再舉行祭祀皇陵大禮。

當天夜裏鳳陽知府等人退下,朱元璋則是領著朱標進了皇陵主祭的屋內,老朱家祭祀前夜私下跟祖宗聯絡感情也是習慣了。

大殿內香火不斷燈火通明隔著老遠就能到濃重的香火氣息,東平侯韓政和毛驤領著親軍守在門外,朱元璋和朱標徑直踏入祭堂。

裏面供奉著朱家祖先,朱元璋父子來先是各自點燃供奉香燭恭敬的插入大鼎之內,朱標擡頭看了一眼,牌位上都刻著字,德祖玄皇帝朱百六、懿祖恒皇帝朱四九、熙祖裕皇帝朱初一、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朱元璋後退兩步大禮參拜,朱標在其後半步也跟著跪下,磕了幾個響頭後,老朱挺起腰杆跪著向祖宗稟報近幾年的功績,也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也只有在祖宗牌位面前,他才能這麽無所顧忌的說出所有。

平日哪怕是在馬皇後和朱標面前,他也不會說這麽多,因為他是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是妻兒的靠山依仗,他不屑將這些說出來,因為他自信沒有什麽是他朱元璋不能承擔的不能解決的,沒必要讓妻兒跟著憂慮。

朱元璋最後沉聲說道:“大明開國至今日盛一日,家國興旺此皆賴祖宗庇佑,兒孫感激涕零,而今國朝之中尚有憂患,還請皇祖保佑臣能順利平定禍患。”

“臣還有一件大喜事要稟報祖宗,標兒,你來親自跟祖宗說。”

朱標鄭重的磕了一個頭才開口道:“啟稟祖宗,臣朱標之嫡妻常氏已有身孕,還請祖宗庇佑其腹中子嗣平安,以綿延朱家血脈,使得宗廟有繼,臣朱標叩首。”

孩子尚未出生,男女都還不確定,自己父皇卻如此鄭重其事的讓他稟報祖宗,估計是想讓他明白,朱家的江山,一定要在嫡系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