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3/3頁)

是。為了楊妃。

楊侑留下那個孩子的命絕不是因為心軟,他是想給自己留個底牌。當然這個底牌不是針對李世民。畢竟他不會蠢到以為這個孩子能掣肘李世民。李世民也絕不會為這個孩子妥協。

他所針對的是楊妃。母子連心,當初生產之際楊妃即便中途暈了過去,鬼知道她後續會不會發現什麽。倘若她生出疑心,查出真相。他們也能用這個孩子威脅楊妃,讓她閉嘴。此乃其一。

其二,如果到了必要時刻,說不定還能利用這個孩子幹點什麽,或者以此讓楊妃為他們幹點什麽。

世上雖有不慈之父母,但大多數母親總是難以割舍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的。

“他們還需要你,甚至可能還需要楊妃,所以他們暫時不會動手,至少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不會。”

塵埃落定後就不一定呢。

若楊侑贏了,會如何對楊妃與那個孩子不好說;若楊侑輸了,絕對不會讓這個孩子活。他必然一早就留了話,告訴留守的人該怎麽做。

但不論如何,至少塵埃落定前,那個孩子是安全的。

李承乾神色嚴肅:“只能看老裴了。”

李恪微頓:“裴行儉?”

“對,他在江都。”

李恪十分訝異。

李承乾輕笑:“當年楊文幹造反,其謀士閔崇文消失無蹤;彼時都以為他是竇氏的人,可竇氏覆滅之際,並未找到他;吳峰死得不明不白;再有把沈安沈寧的信息遞給突厥,讓突厥可以李代桃僵的人又是誰?

“東/突/厥國滅後,阿耶查過審過問過,但對方未曾現身,行為鬼祟神秘,頡利都不知對方是誰。這裏頭樁樁件件透著詭異,你不會以為阿耶過去了就忘記了,就此放任不管吧?

“阿耶一直在暗地裏調查。可惜自從擺在明面上給他們當先鋒的竇氏覆滅後,他們很懂韜光養晦,一直沒有動作。他們不冒頭自然難以發現線索。”

說到此,李承乾看了李恪一眼:“確實沒冒頭,但並非完全靜默,只是我們燈下黑。”

感嘆了一下,李承乾繼續回歸正題:“老裴這次去突厥,也是陰錯陽差發現他們在定襄有據點。再結合當初沈安沈寧就生活在定襄,也就能夠佐證他們為什麽對這二人的信息如此了如指掌了。

“老裴盯了他們半個多月,發現他們以商隊的形勢在打通關內到突厥的路線。自突厥並入大唐,邊關貿易盛行,這種舉動不算突兀。但老裴懷疑他們通商是假,真正的目的是保留退路。倘若大事不成,而他們有幸逃生,可以從這條線出關,再往西突厥或高句麗都行。

“狡兔三窟,定襄雖有他們的據點,卻不是唯一的據點,更非他們的大本營。老裴發現他們經常有貨物去往江都。”

“江都。”李恪呢喃,“原來竟是在江都。”

宋清很謹慎,沒有告訴過他楊侑的藏身之處,但他還是從宋清的言語信息中推測出一些東西,得知他大概在江南。只是江南那麽大,他不敢確定。

沒想到竟是在江都。

李承乾眉眼彎起:“是啊,那是楊廣身死之地,是驍果軍反叛之地。誰能想到他的孫子竟然會選擇藏匿於此。”

他看向李恪,勾唇輕笑:“我信老裴,也信阿耶。老裴已在江都,他身邊跟著我養的飛鷹,跟著阿耶派去的衛隊,還有阿耶給的令牌,能調動官府隨時策應。我相信他能找到對方的老巢,把人救出來。即便一時找不到……”

李承乾稍頓,神色堅定:“我也相信以老裴的能力,他有本事布局設計,引蛇出洞,或是營造假象,讓對方不敢妄動。

“長安雖與江都相去千裏,但阿鳶一日便可到達。我此前就已讓阿鳶給老裴送信,將此間消息全部告知他,並囑咐他,一切以那個孩子的性命安危為重。他會知道該怎麽辦。”

李承乾眸光閃爍:“江都交給老裴,長安就交給我們了。一局定勝負,我們必須把這個甕做好一點,讓鱉無處遁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