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頁)

李承乾歪頭:“真不是你?”

李世民沒回答,只臉色又黑了兩分。李承乾趕緊舉手投降:“好了好了,不是你就不是你嘛。別生氣呀,怪嚇人的。”

不過既然不是自家做的,就是別人。至於你說這是真的天降瑞石,天賜箴言。呵呵,他腦子還沒壞。

李承乾感嘆一聲站起來:“你早知道你早不告訴我,害我今天起個大早來上朝。困死了。我回去歇會兒。”

李世民:……

又兩天,天馬攜瑞石箴言下凡的消息傳遍長安,街頭巷尾,議論不絕。

“大唐國祚,盛世永昌。這是不是說我們的好日子會一直持續下去。”

“那當然了。沒看上天都這麽說了嗎。還說聖人是上天選的。這可是天馬帶來的瑞石,一定不會有錯。天馬你知道吧。通體雪白,額上長彩色獨角,那可是神仙的使者呢。

“我跟你說,我堂姑的嫂嫂的表叔的兒子就住在驪山那邊。他說發現瑞石的時候,天馬就在旁邊,見有人來了,天馬才跑的。後來入山采藥與打獵的人中也好幾次看見天馬,就是沒人能追上。”

“馬我知道,可這通體雪白,獨角幻彩的倒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切,都說了那是神仙使者,天上來的,你哪能見過。天馬是神使化身,只有遇到千古明君與萬代盛世才會出現。”

“也就是說天馬是為聖人來的?”

“要不你以為怎麽那麽多見過天馬的,沒一個能追上。天馬啊,可不是誰都能得到的。唯有聖人才行。”

“既然如此,它為什麽不直接出現在長安城內,或者直接出現在皇宮?”

先前說話的人被問住了,旁邊一小哥輕笑出聲:“這我倒是可以為你們解惑。你們可知驪山為何叫驪山?”

眾人搖頭。

“那你們可聽說過女媧補天?”

眾人點頭:“這倒是聽過一些,不甚詳細。”

“女媧補天之事是早有流傳的,便是《列子·湯問》與《淮南子·覽冥訓》中亦有部分記載。此事就發生在驪山,當然那時還沒有驪山之說。女媧攜天馬來到此地,見天塌地陷,災難頻發,心有不忍,欲取五彩石補天救世。

“但煉制五彩石的時候出了意外,火焰越燒越旺,眼看有吞滅萬物之勢,天馬為護女媧,縱身撲火,被火灼燒,哀鳴倒地,身軀化作山脈,這就是驪山。

“女媧補天成功,感嘆於天馬的犧牲沒有立時走,而是在驪山建屋舍住了下來,又在此捏土造人,因此那邊現今還有女媧村與女媧溝。據說後來女媧是等到天馬重新聚魂有了形體之後,才帶著它返回天庭的。”

眾人似懂非懂:“也就是說驪山既是補天之地,與天接壤,又是天馬前世身軀所化,故而此番下界現世也出現在此?”

“當然。”

“啊,如果這麽說,那可是女媧娘娘的使者啊。難道別人都追不上。”

……

廂房。

聽全乎的李承乾扯了扯嘴角:“倒是挺會選地方,驪山此地有根有據有典故,還距離長安不遠,不必大張旗鼓,勞師動眾。若選個千裏之遙的,阿耶恐就不會去了。

“故事編得也挺好,將已有的神話傳說稍加改動,夾帶點自己的東西重新傳出來,還真像那麽回事。”

女媧使者,天馬攜瑞石降世,為明君而來,旁人全都追不上……

每一步都在往“聖明天子”身上引,唯有聖明天子可得天馬。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李世民必定要有所動作。

李承乾轉動著水杯,看向李恪:“阿耶是什麽意思?”

李恪神色怔忪:“此等祥瑞,天降箴言,天子受命於天,自該親迎天使。”

意料之中,李承乾嘖了一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

李泰輕笑:“這話有點不好聽,大哥可以換個詞。譬如將計就計,甕中捉鱉。畢竟你也說了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李承乾站起來:“行吧。正好來場春狩。我好久沒打獵了。上回跟阿耶一起狩獵還是兩年前呢。那會兒我才十歲,自然幹不過他,現在可不一定。到時候帶上我的小獅子跟落日弓,咱們一起,包抄了他。哈哈。”

李泰舉手表決:“好!”

李恪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李承乾拍了拍他:“別怕,一切都有我們呢。我知道你心中仍有許多疑問。無妨,等此間事了,賊人全部落網,我們一一問清楚。”

李恪搖頭:“我不是擔心這些。我……”

“我知道你在擔心那個孩子。”

李恪抿唇:“他們已經在布局,準備動手。一旦舉事,我怕……”

李承乾反問:“你覺得他們為何當年不殺了他,以除後患?”

李恪心頭一緊:“為了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