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李承乾不是人!(第2/4頁)

執著?

這哪裏是執著!他們堅持了數百年的世家地位,難道就要這樣輕易放棄嗎!崔家先祖打下的基石,一磚一瓦替崔家墊起的堡壘,莫非就要毀在他手裏?

這個決定一做,他便算是毀了崔家祖上所有的心血,成了崔家的千古罪人啊!

可是如果走向落魄,如歷史上諸多已然泯滅的世家一般,他亦是罪人。

他該怎麽辦,到底該怎麽辦!

崔家家主閉上眼睛,臉色灰敗一片。

********

長安。

李世民的案上擺放著十多種紙,紙的厚薄質地各不相同。

李承乾言道:“阿耶也知道,自崇文館成立以來,我招收了許多紙匠,崇文館下設有造紙坊與印刷坊。

“我讓熟紙匠改進造紙術,主要從兩個方面。其一是制造工藝,譬如打漿程度。以往的打漿程度最高不過七成,現在我們已經可達八成。如此造出來的紙白度提高、表面更光滑、結構更緊密,紙質也更細薄。

“其二是制造原料,從前我們基本以楮皮、桑皮、藤皮並麻類為主。現在我讓他們嘗試不同的原料。譬如竹子、稻麥秸稈等,也可以混合不同原料嘗試。另外還能收集故紙重新打漿回槽再造。如此便能廢物利用,將成本降到最低。

“阿耶你看,這個這個還有這一排。都是。”

李承乾一一指過去:“其中竹紙的表現最佳,經實驗,也是結合成本、落墨情況、細膩程度等多方面而言性價比最高、最適合用來印制書籍的。當然除此之外,諸如竹麻、竹楮等混合材料的表現也十分突出。甚至是回槽紙……”

李承乾停頓片刻,拿起桌上幾張紙:“這幾張都是故紙回槽重造出來的,是不是完全看不出來?”

李世民一一比對,甚是驚訝:“確實看不出來。都很不錯。圖書館中所印書籍用的是那種?”

“圖書館用了好幾種紙,這些新制的合適的種類都有用到。”

李世民嗯了一聲,又指向旁邊的三套裝備:“這些呢?”

“這是用來印刷的。現今書局裏的書要分為三類。手抄本,拓印本,木刻本。手抄費時費力更費人,不但要求抄寫的人識字,書法還得工整。拓印本在拓印時講究頗多十分麻煩,唯木刻本相比起來,較為便利些。

“但木質刻版容易損毀,印的次數一多就沒法用了,需要重新制作刻版。如此一來又需耗費一波時間與成本。另外刻版的方式過於單一,印刷全部文字的書籍還行,可若需印刷帶有圖畫的,就沒辦法了。

“所以我在刻版的基礎上讓人改進做了雕版,方式與刻版相同,但嘗試著增加了不同材質做底,並讓人雕撰畫圖。另外還利用多種顏料,使其能做到彩印。

“最後是活字印刷。將一個個文字單獨擰出來雕刻鑄造模型,需要時再拿出來排列成序進行刊印。雕版可以用來印刷量大的書籍。活字可以用來印刷量小的書籍,如此便不用額外做版了。

“甚至活字也能采用不同的材質。譬如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陶活字等等。我都試驗過,效果都不錯。”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眸中光亮閃爍:“有了這幾樣,我們就能更多的印刷書籍。市面上的書籍越多,種類越廣,有學之士就會顯著增加。”

李承乾眨眨眼:“這也代表朝廷可用人才越來越多,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廣。”

選擇越來越廣,世家的作用便會越來越弱。

李世民眼中光亮又勝了幾分,他看向桌上的紙張與印刷套具:“你打算用這些換取與民間紙坊印坊的合作?”

“對。朝廷即便掌握技術,也無法承擔全國圖書這麽大的量。所以我想著,我們提供給他們技術,他們無償幫我們印刷需要的書籍。當然印刷的量可以根據紙坊印坊的規模大小進行調整,設定一個他們能夠承受的範圍。”

李世民笑起來:“這法子極好。新式造紙法與印書法出爐,若彼家有了此家沒有,那麽要不了多久,此家便會逐漸衰落。只需我們的要求在合理範圍內,為了自家產業能夠延續,他們必會答應。”

“對。”李承乾點頭,“更何況,我還做出了花紙,譬如用木芙蓉皮添加花汁,如此制出來的紙便帶有花香。其他花木亦可。這類紙造價不便宜,售價也高。寒門庶民買不起,但士族高門,權貴富戶定會喜歡。如此,紙坊也可賺上一筆。

“至於印坊書局,有了這等印刷術,各類話本都夠他們賺不少了。選擇與我們合作,非但能讓產業延續,還有利可圖;不合作,只會被市場淘汰。如此一來,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

李世民眼神閃爍:“王家已經表態,崔盧鄭三家也不會遠了。”

李承乾挑眉。是啊,不會遠了。畢竟能成為世家者,誰會是傻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