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破局。(第3/4頁)

說完,他又看向書生:“馬尿喝了多少,還記得自己是誰嗎?你自己聽聽你都說了些什麽,嘴巴叨叨叨叨了半天,有一句能聽的嗎?說讓我們逃,你倒是告訴我們,往哪裏逃,怎麽逃啊。”

書生愣住:“這……這……總歸突厥的目標是長安,逃出長安就是了。”

“我呸,說的簡單,你逃過難嗎?你知道逃難是什麽情形嗎?你沒有,但我有。我有!前朝的時候,到處戰亂,我就是逃難過來的。”

青年猛拍胸脯,神情憤慨,“我知道逃難是什麽滋味,我們一家五口,最後就剩了我,就剩了我!”

這不是枉言,而是他早年的真實經歷,也是因此他投了軍,給自己找了條生路,如此活下來。但那些過往他沒有忘,從不曾忘。因此說到這裏,他無比激動。

“我娘,我妹子,我最小的弟弟一個個沒了,最後是我耶耶,我耶耶是為了給我搶一份口糧被人打死的。你見過那等情形嗎?你沒有。你只會嘴上說。

“就是說,你都說不好。你說一句逃就行,你以為人人都能逃?我們可以,家裏年邁的老人呢,病弱的親人呢,幼小的孩子呢,他們怎麽逃?

“我們走了,把他們留下,他們活得下去嗎?又或者帶著他們一起逃,他們逃得動嗎。逃逃逃,你一張嘴說得多輕松。可其中的艱辛只有逃過的人才知道。他們會死的,他們會在逃荒途中被活活拖死的。他們甚至都走不了多遠,他們根本熬不住。”

青年猛漢落淚,痛徹心扉。

在場百姓無不動容。前朝覆滅距今不過數年,那些年的場景歷歷在目,他們之中也有逃過難的,便是沒逃過,也經歷過或親眼見證過國破家亡之景。

青年的遭遇何嘗不是他們的遭遇?

一時間,滿場悲戚,哭聲漸起。

書生訝然,竟不知該如何辯駁。

青年又道:“你說突厥的目標是長安。是,他們現在的目標是長安,但如果他們拿到長安之後呢?會不會想要別的地方?我們在前面跑,突厥在後來追。你也說了突厥是二十萬大軍,還兵強馬壯,我們跑得過嗎!”

書生蹙眉:“那……那莫非就認命等死嗎?”

“誰說我是等死?你說的這些都有個前提,那就是朝廷放棄抵抗,突厥大軍一定會踏破長安。你說你說,所有東西全是你說。你說的就一定是對的?你說朝中有人提出遷都,誰敢保證真有此事?”

書生剛要說話,青年又道:“就算真的又怎麽樣。連我們這種小村子,遇上大事,還要把大夥兒聚一塊商討商討對策。哪次不是你一言我一語,少說也得提七八個主意,真正能用的有一個就不錯了。朝廷這麽大的事,會不仔細琢磨琢磨,提了聖人就一定會采納?沒采納算個屁。”

眾人回憶自己村中族中的事,似乎確實如此?

“你也別說我怎麽知道沒采納。你瞎我不瞎。你說聖人確實離京,但去了哪兒誰也不知道。呵,要真像你說的那樣,聖人早就走了,沒去渭水,朝廷也放棄了抵抗。

“既然如此,突厥沒了阻攔,豈不是眨眼就到。他們不是號稱二十萬大軍嗎?在哪呢,我怎麽沒瞧見!他們還沒來,代表什麽。代表朝廷在擋著。朝廷沒有放棄。”

百姓恍然,是啊。突厥還沒來,是不是代表他們想多了?

書生張嘴:“現在抵抗也不過是為了爭取離開的時間,早晚……”

“呸!”青年一大口唾沫吐過去,“閉上你的臭嘴吧。老子不跟你這臭蟲說。你什麽都不懂,跟我們不是一路人。你衣食不缺,又沒有家人需要顧忌,你當然可以想走就走。

“你我不一樣,我不信你,更不會聽你的。我只信我自己,信我自己看到的,信我自己得到的,信我自己感受到的。

“我只知道,是當今聖人四處征戰,蕩平紛亂,讓我有現在安寧的日子;是朝廷分配農田給我們耕種,讓我們有活命的根本;是太子制作出腐竹豆皮教授我們,讓我們有額外的營生。”

“說得好!”

但聽人群中一聲大吼,是楊家村楊富貴與他母親。

“讓開!”富貴娘推開人群,走到中心,看向青年,“說得太好了。老娘早就想說了,不過老娘之前害怕,膽子不夠。可老娘現在不怕了!”

她轉身面向人群:“不光這些,你們自己數數,西紅柿西瓜辣椒,連同最近豐收的土豆,哪一樣不是朝廷給的。”

楊富貴附和:“不只,朝廷還在給我們做筒車和水車呢。”

“是啊。這樁樁件件你們都忘了嗎?我一介粗鄙婦人,別的不懂,但我知道做人得有良心。前朝的時候,我們過得是什麽日子,如今呢?這都是因為誰!因為朝廷!

“要不是聖人四處征戰,掃平威脅,我們能安穩呆在長安?要不是太子弄出這麽多東西,我們能生活得像今天一樣滋潤?你們,你們,還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