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突厥來犯。(第3/4頁)

土豆促進產量,筒車水車提高效率。這兩者作用不可謂不大。

別的先不說,單就提一條。世家名下便是有田,也是需要佃農耕種的。

如果天下百姓都有自己的農田,且這些農田所獲取的糧食足夠他們吃用,甚至能讓他們衣食無憂,他們還會來為世家耕種,辛辛苦苦一年除了要交朝廷的賦稅,還需給世家一部分,自己只能獲取稀少的回報嗎?

不會。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依附世家生存。他們有更好的生存環境。那麽到時候世家空有田地又如何?

世家們面面相覷,同時發現這其中的偌大問題。

“要我說,你們也太杞人憂天。就目前的情況,還遠不到這個地步,若真如你們所說那般嚴峻,我們名下田地為何還有人耕種,那些田裏勞作之人莫非是你還是我?

“現今李唐建立不久,朝中皆是開國功勛,自然顯得世家在朝野話語權減弱。但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李唐想要治理好國家,保住天下基業,使得政權永固,代代相傳,單靠這些開國功勛可做不到。

“世家之所以為世家,確實最重要兩點在於占田蔭客與九品中正,但沒有這些。我們還有食客門客,還有數百年的底蘊積累以及浩如煙海之藏書。這點那些庶寒可比得過?更別提百姓了。百姓幾人能識字,能幫李唐安邦治國?

“天下有才能有學識之輩,世家占幾何,庶寒占幾何?如今李唐初立,功勛者眾,世家不出才讓人覺得我們弱上幾分。

“李唐可用科舉網羅人才,我們亦可收門生故舊。這些人是世家培養,自然要依附於世家而存。再有世家世代通婚,關系人脈盤根錯節,底蘊磅礴,可不是這麽點東西就能輕松擊垮。

“更加之,土豆雖說畝產三五千,卻唯有李承乾一人種出。即便是事實,但你我皆知,在一地能出成績,不代表在處處都能出成績。且看看吧。”

是啊。他們世家的底蘊猶在,怎是能輕易取代。且看看吧。

於是,眾人的目光同時轉向今歲種下的土豆田。

土豆分春種與秋種,今次春種也並非一起育苗,而是根據當地氣候決定,最晚的在二月下旬移栽入土,而最早的在正月十五上元節之後,可說是李世民登基第一件做的事。如今過去三月有余,這批土豆已然迎來收成之日。

某村落。

一位中年嬸子在門口浣洗衣物,剛好瞧見住後頭的年輕媳婦背著個大籮筐走過來,:“嬸子,你們家籮筐在嗎?借我用一用。”

“你背上這個挺大,一個不夠?”嘴上問著,人已經站了起來,從屋內取出籮筐遞給年輕媳婦,“給,這是做什麽去?”

“謝謝嬸子,晚些時候來還你。這不是地裏的土豆成熟可以收了嗎。昨天收了三分地,還沒收完呢。家裏就一個籮筐,來回運太不方便了,就想著今兒借一個。”

“那你這兩個也不夠。”

“沒事。我家剛子已經跟春嬸借了一個過去了。嬸子,聽說你家土豆地收完了?收了多少?”

嬸子豎起三根手指,笑得見牙不見眼:“三千多斤。”

“我記得你家是種了八分地吧?八分地三千多斤,那可不少了呢。”

“哎,這算什麽。”嬸子一指東邊,“楊子他們家同樣八分,收了四千呢。”

年輕媳婦搖頭:“他們家壯勞力多,打理得好。”

“你們昨天收了三分地有多少斤?”

“一千五六吧。”

“那不跟楊子他們家差不多?嘖,你們還就兩口子呢。你們夫妻倆真能幹。我這陣子經常瞧見你們家剛子往田裏去。伺候土豆地跟伺候娘老子一樣。”

年輕媳婦嘆氣:“這也是沒辦法,我們家沒別的營生,就靠地裏的產出。這土豆可不容易得,咱們村還算好的,每家都分了些,我聽說好多村子都沒分到呢。像這樣的神豆,既然有機會種,自然要精心,可不能有閃失。”

“誰說不是呢。所以你們的付出現在看到回報了,小兩口種出來的土豆收成能敵得過楊子他們家,頂頂強呢。都比我們家好。你們真厲害。”

年輕媳婦很高興,卻沒有接受“厲害”之言:“這算什麽,你是不知道有些村子據說畝產五六千斤。”

“五六千斤?那不是跟太子殿下當初種的差不多?”

“是呢。據說是之前種過大豆的地。”

嬸子一拍大腿:“村長與裏正也說了,要注意增肥,還得輪種,最好是跟豆子類的輪種。成,這批收成,我們之後也種大豆。大豆既能做醬做豆腐,還能做豆皮腐竹千張,便是咱們不做,還能賣給別的村子。我聽說很多村子收。這樣明年我們的土豆也能五六千了。”

另一個嬸子走過來:“你們就知足吧。還五六千呢,但就現在的產量就已經很多了。別總想著跟別人比。你們想想,從前我們敢期望地裏產出這麽多糧食?別說什麽三千多,四千斤,還只八分地。就是一畝地有個四百斤,我們都要偷著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