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3/6頁)

猶豫,痛苦,掙紮……

無數情緒在心頭糾纏,不斷拉扯,李建成沉思良久,最終艱難做下決定:“罷了。”

“罷了?我們就這樣算了?明知土豆出世的後果,什麽也不做?”李元吉睜大眼睛,不敢置信。

什麽意思,他大哥是瘋了嗎?

李建成目光深邃:“不,我是說不必動手毀去土豆,卻沒說半分不動,坐以待斃。”

李元吉:???

李建成反問:“吳峰那邊既然已經無法按原計劃將李承乾拉下馬,除掉他所謂‘大運道’的批言。那我們為何不換種方式,反其道而行?”

李元吉越聽越糊塗,不解其意。

“老二不是想讓李承乾成為那個特殊的存在嗎?我們就幫他一把,讓李承乾走得更高更遠。民心所向可不一定全是好事。我們不願看到他們民心所向,你以為父親就想看到嗎?”

李元吉倏然擡頭,雙目瞪圓:“大哥是說……”

李建成嘴角勾起:“李承乾總能弄出些新鮮東西來孝順父親,父親自然高興,樂得對這個不一樣的孫兒多幾分疼愛。可若是這個孫兒本事太大呢?你想想,民間只知中山王,而不知有皇帝,父親會怎麽想?”

他眸光閃了閃,繼續說:“曲轅犁已經給李承乾帶來了不少聲望,只是這份聲望還不夠大,因此父親未曾警覺。倘若再加上土豆呢?你覺得到得那時,父親對他會否還能疼愛有加,毫無芥蒂?”

李元吉恍然大悟,卻仍是蹙眉,在他看來,這確實算個法子,卻是“善後”的法子,最佳方案還是毀去土豆。

“大哥!”

剛開口,李建成已然擡手:“不必再說,就這麽辦吧。”

李元吉不甘不忿,卻無可奈何,只能暗自跺腳。

********

吳宅。

吳峰燒掉紙條,面色喜怒難辨。他調查過李承乾,早知他在“農物”上的運道與天賦,因而特意提前與李建成李元吉說起關於民間能人異士鉆研農瘟的趣事,為的就是先埋條線,日後必定用得上。

他算的不錯,如今確實到了能用的時候。自李元吉找上他,一再試探,被他擋回去後又言辭逼迫,他便知,魚兒上鉤了。

可惜,李建成不是李元吉。

吳峰眼中劃過一抹譏笑:“這位太子心不夠狠啊,難怪沒有帝王命,星象暗淡。”

小梁欲言又止。吳峰挑眉:“怎麽了?”

小梁猶豫道:“太子也是為了天下百姓。”

吳峰冷嗤:“婦人之仁,愚蠢!既要成大事便不能如此拘泥,守著些不知所謂的原則與底線。手段不狠,地位不穩,他難道不清楚這麽做的後果嗎?一招走錯就可能滿盤皆輸。局勢嚴峻,你死我活。他居然還因螻蟻手軟。”

小梁愣住。螻蟻?若天下百姓是螻蟻,那他是什麽?或者說他們是什麽?不也是螻蟻中的一員嗎?

小梁原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吃過苦受過累,嘗過辛勞一年只為那點糧食的艱難,更體會過年成不好食不果腹的淒慘。他知道畝產千斤的糧食對他們這種人有多重要。那是命啊。不只是自己的命,還是全家人的命。

所以他從未覺得自己與所謂“螻蟻”有什麽區別。吳峰卻不這麽認為。他怎會是螻蟻呢?智仁法師能觀星象變幻,算王朝更叠,手段通天。袁天罡亦能自面相知人前程吉兇。

而他跟隨智仁法師二十余年,又得其畢生所書手劄,日日鉆研,自認早已出師,往後必定會青出於藍。似他們這等人物,怎是那群低賤的螻蟻能夠相比?

他看向小梁,目光灼灼,不吐一字,但威懾之意十足。

小梁立時低頭,頗有懼意,也有羞愧。他想到初遇吳峰的場景。那時家鄉遭遇大水,顆粒無收,路有餓殍,河飄亡屍。往日淒慘歷歷在目。父母無奈,只能帶著一家子行乞流亡以求一線生機,夢想著能尋一處水調雨順之境重頭再來。

可惜事不遂人願,父母親人一個個死於流亡途中,他又累又餓,還患了病,眼見也要死了,在還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遇見了吳峰。

吳峰不但救了他的命,還將他帶在身邊,收他為徒,教他讀書識字。此番恩情重如泰山,他該刀山火海,湧泉相報。怎能生出質疑之心呢?

小梁壓下心底思緒,幾番啟唇,緩緩開口:“師父若不願讓土豆出世,沒有太子,還有別人。他們必會配合。”

他們是誰,師徒二人心中自明。

李元吉想的是火燒土豆然後嫁禍給竇氏余孽,但他不知道,長安此刻確有竇氏余孽。

吳峰早前觀星象有異,代表李承乾的命星大亮,測算後發現其身上即將發生大事,且是一件能讓他獲得萬千功德的大事。

這卦象不同尋常,但太子與齊王對卦象命理之說並不十分信任,對他更是身懷戒心。因而他思慮再三,決定暗中聯絡竇氏舊部探查,並將探查到的零星線索神不知鬼不覺地傳給齊王,借助齊王的人手把消息探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