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指路(第3/5頁)

金氏點頭。

崔平英本想著回避外放的事,哪曾想崔文熙卻主動提了出來,在飯桌上問大哥崔文靖關於妹夫馮正外放是不是已經敲定了。

崔平英皺眉,打斷道:“這事已經定了,元娘問這些作甚?”

崔文姜看向自家老父親道:“爹,我下午已經同阿姐把事情說清楚了。”

崔平英愣住,隨即露出不自在的神情來。

崔文熙笑著打趣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般重要的事,爹和大哥竟也瞞著不讓我知道。”

崔文靖無奈道:“元娘此話差矣,我和爹也是不想你擔心。”

崔文熙撇嘴,“總不能待二娘拖家帶口離京了才同我說罷。”

崔文靖閉嘴不語。

崔平英解釋道:“元娘這些日勞心,就莫要操心娘家的事了,三郎外放到乾州至多待個五年咱們就想法子把他調回京來,往後他若想往上升遷,總得外放出去磨練磨練方才有出路。”

崔文熙“嗯”了一聲,“若想升遷,是得下基層,不過可以外放得近一些。”說罷看向崔文靖,“大哥可曾與吏部那邊通融過?”

崔文靖回道:“這已經是我走過門路的結果了,起初我也想著把三郎外放到京畿區域,這樣回京也方便些,可是名額就只有那麽幾個,全都在暗地裏爭搶著呢。話又說回來,其實早就被內定了,光靠崔家的人脈關系行不通。”

崔文熙沉默不語。

金氏見她並不抵觸討論這樁事,小心翼翼道:“若要把三郎留在京畿,只怕需得讓慶王同宮裏頭說一聲,方才能成。”

崔文熙挑眉道:“也不是非得讓他出面才行,我試試永寧府的門路,長公主與宮裏走得近,說不準有機會。”

聽到這話,金氏不由得燃起了希望,“當真行得通?”

崔文熙點頭,“先試試再說。”

崔平英緩了一口氣,說道:“此事頗難辦,元娘莫要逞強,為父不想你為難自己,若因三郎的事而讓你受委屈,相信二娘也會自責不安的。”

崔文熙笑道:“爹這話就見外了,以前你時常教導我,一家子只有把勁兒往一處使,家族才能興旺起來。我好歹是崔家長女,若在力所能及之內幫扶一把,那又怎麽了?”

崔平英欣慰道:“你能這麽想,為父很高興。”

崔文熙正色道:“那也是因為爹和大哥沒把長月當外人,知道我的難處,願意真心實意疼我,這樣的娘家人,我斷不能忘恩負義。”

崔文靖溫言道:“日後元娘離了慶王府,願意回來就回來,金玉苑始終給你留著,崔家總有你的立足之地。若不想回來在外頭也無妨,什麽時候想家了,便回來看看我們,不約束著你。”

崔文熙半信半疑問:“真的假的?”

崔平英插話道:“未出閣之前就嬌養著,若是回來了,也不多你一口吃的。”

這話把崔文熙哄高興了,“爹真是通情達理!”

崔平英無奈嘆道:“這些日我仔細想了許久,倘若你在慶王府一直委曲求全,往後余生可要怎麽過,思來想去,還是罷了,只要我的女兒活得高興就好,其他的隨緣。”

聽到這番話,崔文熙笑得明艷,她愛死這個迂腐又嚴厲的老頭子了。

平時他刻板又專權,典型的父權代表,事事說一不二,但在自己的閨女面前,還是妥協了。

沒有什麽比自己含辛茹苦教養出來的女兒重要。

“爹,我敬你一杯。”

崔平英舉杯。

崔文熙道:“三郎的事就讓我再試試,若是不成,便罷了。”

崔文姜:“阿姐切記莫要逞能委屈自己,倘若你到最後迫不得已走了慶王的門路,我這個做妹妹的會一直擡不起頭。”

崔文熙:“你放心,我才不會為了你家三郎賣身呢。”

金氏笑著訓斥道:“口無遮攔,沒個正經。”

崔文熙撇嘴。

當天她在金玉苑宿了一晚,次日一早就回去了。

在回府的路上崔文熙的心情挺不錯,有靠譜的娘家做倚靠,還有雁蘭那個外室努力撬墻腳,她已經在暢想和離後的美好小日子了,委實值得期待。

回到慶王府後,崔文熙便差人走了一趟永寧府,先探探永寧在不在府裏。

正午的時候家奴回來匯報,說長公主下午會到暢音閣看戲。

崔文熙擡手,家奴退了下去。

芳淩伺候她用午膳,問道:“娘子等會兒要去暢音閣嗎?”

崔文熙點頭。

芳淩心疼她奔忙,說道:“現下天氣炎熱,娘子還是午睡會兒再去也不遲,莫要中了暑熱。”

崔文熙拒絕道:“不用,我早些過去等著。”

芳淩忍不住發牢騷,“娘子自顧不暇,還要管娘家的事,為著四處奔忙,奴婢瞧著心疼。”

崔文熙笑了笑,解釋道:“娘家人可是我往後的倚靠,他們待我仁義,我若能搭把手幫襯著些也沒什麽。更何況二娘與我手足情深,我也見不得她吃苦受罪,能幫扶一把便扶一把,日後待我落拓的時候,還得仰仗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