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指路(第2/5頁)

崔文熙嫌棄道:“乾州離京畿來回得四五個月了。”

崔文姜:“已經很不錯了,比之前的南陽近得多。”又道,“我同三郎此去乾州,估計一時半會兒是回不了京的,阿娘心裏頭不舒坦,阿姐若得空,便多陪陪她。”

崔文熙沉默,似乎一下子就明白才回來時自家老娘欲言又止的原因了,她試探問:“大哥是工部侍郎,可曾想過法子把三郎外放到京畿的縣城裏?”

崔文姜應道:“找吏部使過法子,這才從南陽改到乾州的。”

崔文熙閉嘴不語,心裏頭一時不是滋味,過了許久,她才問道:“這事為何不早同我說?”

崔文姜訥訥道:“我們都很擔心你。”又道,“爹雖然嚴厲,但心裏頭到底是偏袒阿姐的,知道你在跟慶王鬧和離,也不好給你拖後腿,故才不曾提起這茬。”

崔文熙沒有說話。

崔文姜繼續道:“外放到乾州已然不錯了,待我夫妻二人在那邊安頓妥當,便再尋時機回京探望二老,就是得勞阿姐多加照看著些,妹妹去得才放心。”

崔文熙正色道:“乾州到底太遠,你拖家帶口過去,人生地不熟,有什麽事家中也無法照應。倘若外放到京畿區域,不僅來回方便,家裏頭也好多替你們打點著些,總要少吃點苦頭。”

崔文姜沉默了好半晌,才語重心長道:“阿姐,倘若因為三郎的事,而讓你同慶王低頭,那我寧願去乾州。

“婚姻這種事,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你行事素來穩重,不論做什麽選擇,都是有理由的。我這個做妹妹的雖然幫不上你的忙,但也不能拖你的後腿,給你添堵。”

這話令崔文熙窩心,“二娘……”

崔文姜握住她的手,“昨晚我與爹說起你的事,他雖然唉聲嘆氣的,但心裏頭到底心疼你,說你若是執意和離,他便隨你怎麽折騰,大不了往後崔家把你養到老。”

崔文熙半信半疑,“你莫要哄我。”

崔文姜:“我哄你作甚?”又道,“咱們爹雖然刻板嚴厲,卻是慈父,只不過有些話他礙著面子不好說而已。”

崔文熙抿嘴笑。

崔文姜小聲道:“我原是不知道阿娘裝病把你哄回來的,晚上待爹和大哥回來,她多半要挨訓。”

崔文熙:“阿娘舍不得你去乾州,我也舍不得,你打小嬌生慣養的,去了那邊沒個照應,家裏頭不放心。”

崔文姜:“我長大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娘了,為母則剛,往後遇到再多的風雨,只要有三郎在身邊,就什麽都不怕。倒是你,離了慶王府處處都要靠自己籌謀,以後的路比我艱難多了。”

崔文熙掐了一把她的臉兒,不以為意道:“你莫要瞎操心我,我自有我的門路。”

崔文姜笑道:“是是是,阿姐打小就聰明伶俐,行事周全穩妥,忒有主見了。”

崔文熙漫不經心地搖著團扇,“晚上待大哥回來了,我再問問,看能不能想想法子把三郎外放的地方再改改,使多少銀子都行。”

崔文姜無奈道:“多半不行了,你若能不靠慶王把這事辦成了,我倒是服氣的。”

崔文熙“噫”了一聲,“你當我幹了這麽多年的慶王妃是白幹的呀,我去找永寧,找平陽,看她們有沒有人脈關系,說不準能成。”

崔文姜半信半疑,“真的假的?”

崔文熙寬慰她道:“且安心,你阿姐出手,定會事半功倍。”

崔文姜被哄笑了,覺得她老姐從小到大都是這般模樣,不論遇到什麽事情,從未有過抱怨沮喪,更不會像一般婦人那般大吵大鬧,只會淡定地保持著她的儀態體面,迎難而上。

她仿佛永遠都不知道什麽叫艱難一樣,展現出來的皆是積極向上的力量,總令人忍不住去仰望。

果不其然,晚上鎮國公得知金氏裝病把崔文熙哄回來後氣惱不已,把她訓斥一頓。

金氏滿腹委屈,傷心難過道:“我就是舍不得二娘拖家帶口去乾州,擔心她吃苦頭,這才想元娘幫襯著想想法子。”

崔平英被這話氣壞了,指著她道:“瑤娘糊塗!你總不能委屈元娘去為二娘鋪路啊,她們姐妹打小就親昵,若二娘知曉了,定是不允的。”

金氏著急道:“可是……”

崔平英:“你莫要再說了,三郎的事我和大郎已然用盡了法子,去乾州是最好的結果,大不了熬過五年再想法子把他弄回來便是。”

金氏閉嘴不語。

崔平英慍惱道:“婦人之仁,元娘的性子你是曉得的,若是為了二娘的事在慶王跟前折腰,她得多難受,我這個做父親的見不得她卑躬屈膝,那是打我崔平英的臉!”

金氏訥訥道:“這事,確實是我糊塗了。”

崔平英:“你想明白就好。”又道,“等會兒莫要在她跟前喪氣著臉,別再跟她添堵了,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