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底火番(第2/2頁)

大明現在的政治架構已經基本上成熟,政務交由內閣全權處理,內務府則由太子朱慈烺全權負責,崇禎現在只管軍事即總司令部。

還有就是,明軍的總司令部設在南京。

所以大多數時候,崇禎是在南京辦工。

截止現在,大明周邊的陸地威脅已經基本鏟除,只剩海上威脅。

嚴格來說,海上的威脅並不能算威脅,頂多只能算小麻煩而已。

因為這時候的西方列強並沒有多強大,無論是葡萄牙、西班牙等老牌海權強國,還是荷蘭這個後起之秀,海軍的實力並不算強大。

至於英格蘭、法蘭西的海軍,那就更不值一提。

所以,崇禎在建設海軍時並沒有太大的緊迫感,因為時間足夠。

不過,大明的工業機器已經開動起來,還是爆發出強大的動能,所以2500噸周瑜級主力戰艦的建造速度其實非常之快,南京的龍江造船廠共有八個船塢,可以同時開工建造十六艘周瑜級驅逐艦。

到現在為止,海軍已經擁有20艘周瑜級驅逐艦。

再過半年多,就又會有16艘周瑜級驅逐艦入役。

此外,航運造船銀號已在寧波籌建招寶山造船廠。

招寶山造船廠的船塢比龍江造船的船塢更大更深,可以開建5000噸級驅逐艦,而且留下了擴建的余地,如有必要的話,可以將船塢進行進一步拓寬加深,用來建造萬噸以上的大型戰列艦,這是未來的長遠目標。

木殼船體到底能造多大,沒人說得清。

但是崇禎覺得萬噸木殼船的風險太大。

所以在木殼船體的時代,造個5000噸級的驅逐艦就差不多了,至於萬噸級的戰列艦就還是等到解決了電焊的問題之後再來考慮。

順便說一句,帕斯卡已經把電“造”出來。

帕斯卡不光是造出了電,還造出了電燈泡。

不過由於沒有惰性氣體,只能在燈泡內充二氧化碳,所以鎢絲的壽命非常之短,但即便如此,帕斯卡也興奮得不行。

因為帕斯卡感覺一扇全新的大門已經敞開。

由是,在大明的國土之上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的景象,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才剛剛開了個頭,以電力應用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接踵而至,當然,到目前為止第二次工業革命還停留在實驗室。

崇禎並沒有過多的參與,關鍵他也不太懂。

關於物理學的一些常識,崇禎自然是懂的。

但是要將這些常識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裝置,那就難。

崇禎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底火的研制上,自從回到南京之後,就一直跟玻義耳泡在實驗室裏邊,見天的研制底火。

然後,玻義耳苦苦研制了好幾年而不可得的雷酸汞,被一個剛剛加入團隊不久的化學科一年級新生無意中造了出來。

一個很吊詭的事實就是,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無意中發現的。

比如說舍恩拜無意中用抹布擦拭傾酒的硝酸,發現了硝化纖維。

而雷酸汞的發現,也是這個一年級新生不小心將裝有水銀的容器打翻,將少許的水銀倒進了裝有硝酸的容器,因為擔心老師責罵就沒說。

然後另一個學生不知情,拿“硝酸”加入另一種原料在加熱時爆炸了,所幸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那個學生也只是臉上被破片擦破點皮。

然後,玻義耳很快就把易爆的雷酸汞制取出來。

拿著容器中的白末結晶,玻義耳幽幽的問崇禎道:“陛下,您不是跟我說雷酸汞肯定不是硝酸加汞制備的嗎?那我手中的晶體是不是雷酸汞?”

崇禎無言以對,這可真是想當然半瓶子水害死人啊。

崇禎一直以為,雷酸是跟硝酸完全不一樣的一種酸,所以硝酸加汞是絕對不可能制備出雷酸汞的,為此還特意叮囑玻義耳不必多此一舉,玻義耳也是完全信任他,從始至終就沒有拿硝酸加汞做試驗,結果偏偏就是硝酸加汞造出雷酸汞。

玻義耳這幾年的大好青春就這樣被崇禎給活活浪費。

但是好在雷酸汞已經被發現,底火技術即將要問世。

有了底火,金屬殼體定裝子彈及炮彈也就即將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