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定國

在西安,原秦王府。

大軍師宋獻策、左軍師顧君恩、右軍師李巖,後營權將軍高一功,中營權將軍劉宗敏及右營權將軍陳永福已經齊聚承運殿。

議題只有一個,是否支援張獻忠?

“支援個屁。”劉宗敏旗幟鮮明的反對。

“張獻忠這個狗賊,當年可沒有少算計咱們。”

“所以按咱的意思,不對張獻忠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這個怕是不妥吧。”高一功反駁道,“唇亡則齒寒,如今南明勢大,建奴都在八裏朝被明軍一擊而滅,如果我們任由大西軍被明軍擊滅,下一個就輪到咱們了。”

“那怕啥?”劉宗敏怒道,“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明軍若來,那就讓他們來好了,正好咱老劉的大刀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痛飲明軍的血。”

“你這是蠻幹。”高一功道,“如今南明勢大,我們必須與大西軍聯手。”

“你這是膽怯。”劉宗敏道,“打仗打的就是個膽氣,都還沒有跟明軍交手呢,你就已經膽怯了,這怎麽可能打得過明軍?”

兩個人就這樣在李自成跟前吵了起來。

這基本上也是大順軍的縮影,開始派系分裂。

現在的大順軍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派系,一個是以劉宗敏為首的中營系,一個是以高一功李巖為首的後營系,再一個則是賀錦、辛思忠的前營系。

其中賀錦、辛思忠的前營長期駐守在甘肅以及青海,遠離西安的中樞,所以在偽順朝中的存在感不強,但是劉宗敏系跟高一功系漸成水火之勢。

說起這個,李自成也是作繭自縛,完全是他自找的。

一片石之戰中,劉宗敏的中權親軍遭受毀滅性打擊,之後左營、右營也叠遭敗績,傷筋動骨,只有駐守陜北的後營及遠征青海的前營實力尚存。

在那之後,後營就在陜北取得一系列勝利,實力得到空前膨脹。

同樣是農民起義軍首領,李自成的政治天賦相比朱元璋差遠了,但是制衡之道還是懂一點的,一看後營有獨大之勢,而且後營權將軍高一功還是大順國舅,再任其膨脹下去,勢必出現外戚幹政,於是開始有意識的打壓後營,扶持中營。

劉宗敏本來都靠邊站了,結果現在又有死灰復燃之勢。

劉宗敏和高一功這一吵,李自成也是頭大,但是自己釀的苦酒,再苦也要喝下去。

“行了,別吵了。”當下李自成黑著臉喝道,“你們兩個能不能不要一見面就吵?能不能讓朕省點心?”

劉宗敏和高一功哼一聲,各自背轉過身去。

看得出來,劉宗敏和高一功都是余怒未消。

李自成又把目光轉向宋獻策、顧君恩還有李巖。

“三位軍師意下如何?究竟該不該出兵救援西軍?”

“稟聖上,救肯定是要救的。”宋獻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臣附議。”顧君恩和李巖也是異口同聲的附和道,“西軍該救。”

劉宗敏一張臉立刻拉成驢臉,都捧高一功臭腳是吧?就憑他是國舅?有卵用,李雙喜又不是皇後高桂英的親兒子。

李自成緊接著又問道:“如何救?”

宋獻策道:“關於如何救援西軍,臣想先聽聽右軍師之見。”

包括李自成在內,所有人的目光便齊刷刷落在李巖的身上。

李巖從容的說道:“四川地狹民少,而且遭受兵災已經多年,百姓疲弊,我大順軍入川之後的軍糧供應就會成為一個天大難題。”

“由漢中轉運吧,道遠且險阻難行。”

“若是就地征糧,又恐川中無糧可征。”

“指望西軍供糧,則更不啻於癡人說夢。”

“所以入川作戰,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頓了頓,又說道:“唯一的辦法就是圍魏救趙。”

“沒錯,就是圍魏救趙。”宋獻策欣然點頭說,“我的看法與右軍師是一致的,就是從紫荊關、固關、土門關以及倒馬關等多個方向同時出兵,擺出大軍進逼北京之架勢,逼迫明軍回師去勤王,這一來,西軍也就轉危為安了。”

“兵分多路出擊?”顧君恩深以為然道,“此乃上策!”

顧君恩跟李巖向來不睦,但是對於李巖提出來的兵分多路出擊卻是深以為然。

頓了頓,顧君恩又說道:“而且最好以騎兵分路出擊,步兵就不要出關作戰了,以免被明軍給纏住,一旦被明軍纏住並且陷入野戰,則我軍必敗!”

李自成對此也沒有異議,在八裏橋之戰見識過明軍的軍威之後,李自成就徹底斷絕了與明軍野戰爭雄的念頭,想要在野戰中戰勝明軍,絕無可能。

劉宗敏卻不服氣,說道:“用不著如此麻煩,我只率中營出潼關,就可以打得四川的明軍回師自救,西軍就安全了,不過張獻忠這狗賊多半不會念咱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