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大阪冬之陣

第2師上岸並擺好線列陣之後,崇禎也在鄭芝龍和江天一等人的簇擁下上岸,並且還來到了兩軍陣前。

這個時候,幕府軍已經派出了大概一千騎兵發起試探性攻擊。

看著騎著“高頭大馬”沖殺過來的幕府騎兵,崇禎和身後的高起潛、盧九德以及江天一等人直接笑噴。

“閩國公,這便是你口中不遜於建奴的倭騎?”

崇禎笑道:“這就不是騎兵,頂多算是驢騎兵。”

“驢騎兵?聖上真一語中的。”江天一大笑附和。

鄭芝龍臉上的表情有些尷尬:“聖上,萬不可小覷。”

說話之間,幕府軍的“驢騎兵”已經迫近到了一千步內。

閻應元不確定幕府軍的“驢騎兵”想幹嗎,是想要直接強行沖陣呢,還是想用騎射進行襲擾,但是對於明軍來說這都不重要。

一聲令下,3個山炮團便紛紛開炮。

雖然這3個山炮團裝備的仍舊是前膛炮,也沒有開花彈,射速也只有每分鐘一發,但是多達81門2.5寸口徑的山炮,仍舊足以對幕府軍的驢騎兵造成致命重創。

僅僅只是一輪炮擊,幕府軍的驢騎兵就被打崩,傷亡小半,潰散大半。

有一匹戰馬驚慌失措下,居然拖著被打死的倭奴騎兵逃到明軍步兵陣前。

崇禎、高起潛、盧九德還有江天一等人湊上來,發現戰馬體高還不到四尺。

再看被戰馬倒著拖過來的幕府騎兵,身高也就是一米四多,反正肯定不到一米五,這才是真正的五短身材,四肢短,軀幹也短。

崇禎見此便不由得樂了,看來傳聞果然是真的。

明治維新以前的倭國果真是矮人國,全是矮子。

也難怪明治以前的大明商賈去倭國,倭國人都會爭相妻客。

這特麽的就是為了留種,借華夏人的基因改良倭人的品種!

崇禎便忍不住再一次調侃起鄭芝龍:“閩國公,這就是你口中的倭國武士?不遜於建奴八旗兵的倭國武士?哈哈哈。”

鄭芝龍卻很正式的說道:“聖上,倭國武士的身高是矮了點,但是打仗極為兇悍,以前倭寇襲擾大明海疆,我大明水師將士就吃過不少虧。”

看來倭國武士給鄭芝龍留下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

“這一點朕信。”崇禎道,“所以不能讓他們近身。”

閻應元哂然道:“聖上放心,倭奴不會有近身的機會。”

能夠給予閻應元如此自信的,自然是大明陸軍的強大戰鬥力。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八裏橋之戰結束之後,大明陸軍無論是作戰經驗,還是信心士氣都提升了一大截,隱隱已經有了王者之師的氣象。

即便近身搏殺,閻應元自信也能碾壓對面倭軍。

哪怕是2萬對10萬倭軍,閻應元也有信心碾壓。

如果火力全開,則對面的10萬倭軍根本不夠塞牙縫。

事實也是如此,在騎兵的試探性攻擊遭到瓦解之後,幕府軍又派出了一個看上去身材相對比較高大的武士,在陣前向明軍搦戰,竟然試圖鬥將,閻應元根本沒有理會。

緊接著,幕府軍又派出了數千步兵,向著第2師步兵陣列的右翼發起進攻。

最後的結果仍舊毫無懸念,再次投入進攻的數千幕府軍步兵再次遭到重創。

兩次試探攻擊都遭受重創,對面的幕府軍終於沉不住氣,直接發起了總攻,10萬幕府軍以身披各式甲胄、手持武士刀的武士為前鋒,以手持長矛或者鐵砲(火繩槍)的足輕為中軍,最後則是弓箭手以及大炮,左右兩翼則是數千騎“驢騎兵”。

通過這個陣形就能看出來,幕府軍本質上仍舊是冷兵器軍隊。

幕府軍對火槍火炮的認識,仍舊還停留在作為戰場輔助的層面。

而明軍的火槍步兵早就進化成了主戰兵種,並且衍生出了與之對應的步兵陣形及步兵戰術,而明軍炮兵更是已經在大踏步的向著陸戰之神的方向快速進化。

所以最終結果就可想而知,幕府軍勉強挺過了明軍炮兵的炮擊,但是在進入到了五十步的距離之後,明軍步兵只用了三輪齊射就給幕府軍的武士造成重創,近萬名擔負著攻堅重任的武士以及家臣遭到血腥屠戮。

緊接著,居於第2師後陣的200多門虎蹲炮便同時發炮,數量超過10萬枚的鉛子鋪天蓋地的攢落在倭軍的足輕隊陣,瞬間就造成數以萬計的殺傷。

左右兩翼的倭奴“驢騎兵”也遭到了大明海軍艦炮的阻擊。

明軍對於火力的使用原則,套用了另一世界的火力集中原則。

火力集中原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最密集的火力傾瀉到敵人頭上,以造成最大程度之人員殺傷,進而從心理層面動搖甚至瓦解敵軍之戰鬥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