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清算北方士族

看著昌平破敗的南門城樓,崇禎心下感慨。

眼前的昌平城,比之五年前顯得更加破敗。

崇禎招手示意王家彥上前,問道:“王卿,你可還記得甲申年三月,你我君臣從北京突圍之後到此的情形?”

“如何不記得。”王家彥喟然說道。

“臣奉了聖命,率五十余家丁假扮饑民事先混入昌平城,旋於夜間打開城門,接應聖上等數百騎進昌平州,君臣馬匹遂得飽食。”

“朕至今思來,恍如夢中。”崇禎也是感慨。

隨即又回頭詢問孫繁祉道:“孫繁祉,昌平州原有多少丁?”

孫繁祉回答道:“回稟聖上,據萬歷六年核定之魚鱗圖冊,昌平州兼領順義、懷柔以及密雲三縣,有成丁九萬八千余丁。”

崇禎點點頭說:“也就是二十余萬口。”

明代魚鱗圖冊,一般只錄成丁的數量。

原因也很簡單,婦孺用不著繳納丁稅,所以沒有統計必要。

頓了頓,崇禎又問道:“那麽現在,昌平州還剩下多少人口?”

孫繁祉輕嘆一聲答道:“當下之昌平州,只剩三千余丁六千余口。”

聽到這,隨行的一眾士子頓時神情一凝,古人常用丁口十不存一來形容災難,可昌平州的丁口損失何止十去其九?

說話間,君臣一行已從南門進入昌平城。

進了城門之後就是兩座祠堂,從其殘存的建築形式及規模看得出,這兩座祠堂在毀於兵災之前必定是氣勢恢宏氣象萬千。

再後面的守備府、神壽宮、養濟院、預備倉乃至昌平州城也是一片破敗蕭瑟,入目所見幾乎看不見一棟完好的建築物。

那些民居就更是破敗不堪。

有百姓聽到動靜從破敗的房子裏走出來,看到崇禎君臣一行又慌忙避入屋中,只隔著門縫偷偷打量,表現得極為冷漠。

孫繁祉想上前去訓斥百姓,卻遭到制止。

“不怪他們,是朕的不是。”崇禎嘆息道,“若非朕禦極之後十七年無所作為,也不至於讓山河倒懸,百姓淪為流賊建奴之魚肉,所以千錯萬錯都是朕的錯。”

王家彥、孫繁祉聞聽此言都是嘆息,不過眾人很快便又振奮起來。

崇禎十七年之前的舊氣象已成過往,重要的是之後的新大明新氣象。

崇禎又問道:“孫繁祉,朕讓你查昌平州的縉紳大族現狀,情況如何?”

孫繁祉答道:“昌平州的縉紳大族以陳姓、尤姓兩家為主,不過這兩大族的主支已經先後遭到了流賊以及建奴滅族,現在只剩下旁支。”

“昌平州耕地除了皇莊,就數這兩家最多。”

說到這一頓,又接著說:“不過現在,冒出了十幾家旁支聲稱對陳家、尤家的房產以及耕地具有繼承權,要求繼承。”

“想得倒美。”崇禎冷笑,“陳家和尤家可曾降過流賊建奴?”

“自然降過。”孫繁祉道,“兩家都是先降流賊,再降建奴,可笑的是,無論是流賊還是建奴都沒有因此放過他們兩家。”

崇禎冷然道:“回頭告訴陳、尤兩家的旁支,想要繼承陳、尤兩家的房產以及耕地也不是不行,不過得先把陳、尤兩家的罪行先清算過。”

說到這一頓,崇禎又回頭對其他的士子說道:“其余各府各州亦如此。”

“臣等,謹遵聖命。”朱延祚、冀運洪等幾十個勤王士子當即恭聲應是。

這幾十個士子即將被崇禎派往北直的各個州府調查縉紳大族通敵的罪行。

這個也是崇禎早就打算好了的,無論是明降還是暗降,只要曾經投降過流賊或者建奴就必須得處理,罰沒家產耕地是起碼,罪行嚴重的還得把所有成丁抓去修鐵路。

一句話,成年人都必須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做了錯事就必須受懲罰。

為了爭取北方士族就寬大處理,這是不存在的,崇禎從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對北方士族進行嚴肅處理,不然的話就沒辦法破解土地兼並困局。

所以在做處理之前,崇禎必須拿到第一手資料。

……

路振飛、孟兆祥等閣部大臣大多主張寬大處理。

唯一主張嚴肅處理的居然只有張慎言這個次輔。

張慎言雖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西人,卻絲毫沒有包庇北方士族的意思。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對了該獎勵,錯了就該處罰,這沒什麽好說的。”張慎言擲地有聲的說道,“北方數省的士族縉紳先降賊,再降奴,棄大明猶如鄙履,如此可恥行徑若是不加以懲治,則國家法度何存?公理又何在?”

“藐山,沒有人反對處罰,處罰是一定要處罰的。”

能以號稱呼次輔張慎言的,當然只有首輔路振飛。

頓了頓,路振飛又接著說:“問題是處罰的力度大小,以及範圍如何界定?仆以為處罰太過於嚴苛,或者打擊範圍擴大到北方數省所有縉紳士族,這是極其不可取的,因為這樣做不利於穩定,會造成民心動蕩,士心離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