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仁義之君(第2/2頁)

顯然,眼見為實,這些東林黨官員也被崇禎折服了。

像錢謙益之類的,甚至已經在考慮是不是換個陣營?

聖上如此之仁義,換個陣營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挺好的。

就算是崇禎大帝,一個仁義守信講規矩的大帝也沒什麽不好。

“平身吧。”崇禎示意眾人起身,又帶著王承恩等三個大太監,還有兀把炭、猛可兔以及巴克勇三個忠勇男坐到了明堂中央。

最先被帶進辟雍問訊的是高弘圖。

為了給高弘圖留下體面,崇禎還讓人搬來屏風將中間圍起來。

看到這幕,四周的官員縉紳士子又是一陣交口稱贊,聖上之仁義真無可指摘,連這樣的細節都照顧到。

君臣對坐,屏風內點起數支蠟燭。

明堂外的蠟燭卻被勤王士子吹滅,光線反而暗下來。

這個時候,崇禎等人還有高弘圖的身影就被清晰的投放在屏風上,一舉一動,都是清晰可見,兩人聲音也清晰可聞。

再接下來,就是君臣問答。

“高閣老,這幾天睡得可好?”

“承蒙聖上掛懷,老臣吃得香睡得好。”

“朕這些天卻是食難下咽、睡難安寢,每每思及山陜百姓陷於流賊之手,山西、山東及京師黎庶更是處在建奴鐵蹄下,真痛徹心肺。”

高弘圖聞此,額頭上頓時浮起三道黑線?

你這是問案?怎麽覺著像是君臣間的聊閑?

然而旁聽的官員縉紳士子聽了卻是唏噓不已。

既便在弑君案的審案現場,聖上心裏都還記掛著山陜及北方之黎庶百姓,說到以天下生民為念,當今聖上真首推第一。

屏風內,崇禎的聲音再度響起。

“高閣老,剛回朝的那天,朕因為在氣頭上,所以言辭激烈了些,你別往心裏去,朕現在向你認個錯,還望閣老海涵。”

“這,聖上你真是折煞老臣了。”

高弘圖額頭上的三道黑線,已經變成了六道。

心說朱由檢啊朱由檢,你這是什麽操作?老夫看不太懂啊。

被限制在辟雍三個角的袁彭年、劉正宗、李景濂三人也是一臉懵,這什麽情況啊?這樣的一幕可是完全出乎了他樣的預料。

旁聽的官員縉紳士子則是更加感慨萬千。

心說聖上真是好涵養,居然向臣子道歉。

古往今來,除了唐太宗外,何曾見過向臣子認錯的皇帝啊?皇帝遵循的不是知錯、改錯但絕不認錯麽?

崇禎的聲音再次響起。

“高閣老,朕知道你是無辜的。”

“還有你的三位門生,與弑君案也定無關聯。”

“此定然是杜宏域此賊胡亂攀咬,朕心裏其實也是清楚的。”

“只不過祖宗法度在,這畢竟是弑君謀逆案,所以朕不得不審,但是朕已經頂著罵名將問訊場地改在國子監辟雍。”

“這樣看上去更像是君臣間奏對。”

“而不像是審問犯人,朕能做的也就這些了。”

聽到這裏,高弘圖已經無語凝噎:“聖上,老臣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

高弘圖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了,有心想說朱由檢你他媽的能不能別演了?咱們在玄武湖心不是都已經打開天窗說過亮話了?

但這種話,又怎麽可能當著眾人說。

旁聽的官員縉紳士子則又是一等感受。

其中的幾個禦史更是決定將已經寫了一半的奏折銷毀。

原來聖上將問訊場地選在辟雍是因為這個,之前倒是錯怪他老人家了。

倒要看明天午朝有哪個不開眼的敢罵聖上?誰要是敢因為這事罵聖人,本禦史說不得只能在金鑾殿上演一次武行,哼!

屏風內,崇禎終於正式開始問話。

但是問的也都是一些普通的事情。

幾乎就沒有問過一個激烈的問題。

而且問了不到十句話,問訊就結束了。

“王大伴,你親自帶人送高閣老回府,有請袁給事中。”

伴隨著崇禎的說話聲,王承恩陪著高弘圖從屏風內緩步走出來,因為背著光,看不見高弘圖臉上神色,但是腳下步履卻四平八穩。

“帶禮科都給事中袁彭年。”高起潛跟著出來尖聲喊道。

當即便有兩個勤王士子夾著袁彭年走進屏風之內,站定。

袁彭年就沒高弘圖的待遇,高弘圖可以坐著回話,袁彭年得站著。

袁彭年此刻恨不得撲上去揍崇禎一頓,但是不行,甚至還得裝出謙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