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黨爭只爭朝夕(第2/2頁)

史可法脾氣上來了,冷然道:“仆就不參加此次廷推了。”

高弘圖針鋒相對道:“也罷,既然首揆的身子不適,不參加就不參加罷。”

說完,高弘圖即拂袖離開了值房,姜曰廣緊接著離開,解學龍有心想要轉圜幾句,可嘴巴張了張,最終也是什麽話都沒有說。

江南官場有些復雜,首揆只是一個虛名。

首揆如果不能代表江南官場利益,就不是首揆。

目送高弘圖三人消失在值房門外,史可法氣得真想當場給永王上一道折子乞骸骨,可是一想到徐州城及聖上正被建奴大軍團團包圍,大明朝正處在風雨飄搖的危局之中,便又硬生生忍下這股火氣,一切為了大明中興!

為了大明朝,沒有什麽不能犧牲。

他史可法受點委屈又算得了什麽?

……

南宮的廷推很快就結束,結果毫無懸念。

孟兆祥成功的由吏部左侍郎“晉升”禮部尚書,然而並沒有“加東閣大學士”,範中傑則是由淮安知府晉升吏部左侍郎。

此外,原禮部尚書王鐸致仕。

王鐸今年其實只有五十四歲,離致仕還早得很。

但是從今年年初開始,江南就出現了一股輿論,要清算曾經降順的南逃官員。

然後過了沒多久,這股輿論就開始在別有用心之人的帶動下偏離了鬥爭方向,開始將矛頭對準北直、山西以及陜西官員。

清算的理由卻也是冠冕堂皇。

因為這些官員有親族在偽順甚至建奴朝中做官。

王鐸就屬於這種情形,他的幾個兄弟有在大順朝做官的,也有在清廷當官的,關鍵他的老家在山西,現在是清廷的屬地。

所以王鐸就被強行“致仕”了。

高弘圖拿著廷推結果呈送給朱慈炤。

朱慈炤昨天晚上跟著幾個小太監看了一夜影戲,這會正困得不行,看到高弘圖遞過來一份奏折外加一支朱筆,當即便接接過來。

“殿下,孟兆祥、範中傑皆為正推,得票也最多。”

看到高弘圖指著其中兩處,朱慈炤也沒多想直接拿朱筆畫兩個圈。

監國的永王朱慈炤已經批了紅,這次廷推就正式具備了法律效力,孟兆祥就要交出吏部事權,到禮部去上任。

範中傑也要離開淮安府來南京。

所以還沒等散朝,孟兆祥就黑著臉離開了南宮。

回到吏部值房時,只見吳麟征、吳甘來還有陳良謨三人正在等著。

看到孟兆祥進來,吳麟征等三人便同時站起身,迫不及待的問道:“左冢宰,廷推結果如何?今後我等是不是要改口稱閣老了?”

孟兆祥黑著臉問吳甘來和陳良謨道:“你們倆找的究竟是些什麽人?”

吳麟征等三人這才發現孟兆祥臉色有些不太對,難道廷推出了岔子?

陳良謨輕呃一聲,有些訥訥的說道:“下官找的是監察禦史陸朗,他的座師乃是詹事府詹事方拱乾,方詹事通過陸朗明確說了,他會在廷推大宗伯之人選時,提議直接加東閣大學士,預機務,難道方詹事竟然沒有提嗎?”

“方拱乾一句話都沒有說。”孟兆祥黑著臉說道。

“什麽?”陳良謨大怒道,“這個偽君子,小人!”

聽到這,吳甘來也是慌了:“下官找的是戶科給事中羅萬象,此人與戶部右侍郎申紹芳有連襟之誼,申紹芳也答應了,會在廷推禮部尚書及吏部左侍郎之後,要求一並廷推吏部右侍郎之人選,並且推舉吳大人。”

“你也被人涮了。”孟兆祥搖頭說道。

“申紹芳從始至終也沒說過要廷推吏部右侍郎。”

“啊?這個老匹夫!”吳甘來聞言也是大怒,“竟然敢耍我。”

這次黨爭甚至還沒有開始,就以孟兆祥這一方的慘敗而告終。

孟兆祥他們顯然是低估了東林黨的鬥爭經驗,而且是嚴重低估。

東林黨別的方面的本事怎麽樣先不說,但是政治鬥爭經驗還是極其豐富的,要不然也不能在閹黨的殘酷打壓下生存下來,並在崇禎登基之初發起反攻倒算。

僅憑吳甘來和陳良謨這兩人就想扳倒東林黨,實在是自信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