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想退兵(第2/3頁)

“也是,此事就暫且不提。”多爾袞多聰明,很快也想到了,又接著說道,“那麽仍舊說回徐州戰事,我大清兵是應該堅持圍困徐州呢?還是趁黃河還沒有解凍退兵,等今年冬天黃河再結冰時,再南下圍困徐州?”

忍了這半天,多爾袞終於還是忍不住說出退兵二字。

其實這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多爾袞的態度,他已經萌生退兵的念頭。

原因很簡單,多爾袞的信心已經動搖了,他覺得徐州再打下去也是贏不了。

聽到這,洪承疇等三個鐵杆漢奸就急了,多爾袞想退兵,他們是不願意的。

還是之前那句話,像滿清這樣的綜合實力遠遜於中原王朝的邊塞蠻夷政權,通常只有一次機會可以一統中原,一旦錯失就永遠錯失。

徐州之戰既然已經起了頭,就絕不能輕言退兵二字。

“主子,萬萬不可退兵!必須堅持圍城!”洪承疇急聲道,“豫親王雖然在山陽城下吃了敗仗,而且還是大敗,但是我大清兵的兵鋒仍不是南明能抗衡,明軍仍不具備與我大清兵進行野戰之能力及底氣,所以從軍力上看圍困徐州是沒有問題的。”

“亨九所言極是。”範文程道,“只要糧草的難題能夠解決,我大清兵就定能在徐州戰場堅持到最後,贏得這場滅國之戰的最終勝利,進而一戰定乾坤。”

“主子,奴才也是這麽認為的。”寧完我附和道,“絕對不可退兵。”

多爾袞皺眉說道:“你們剛才也說了糧草的問題,能解決得了這個難題嗎?”

“能!”洪承疇斬釘截鐵的說道,“當年松錦大戰,先皇曾在錦州城外屯田,我們完全可以效仿先皇也在徐州、歸德等地屯田。”

“對,可以屯田!”範文程附和道。

“就在徐州屯田,還省去運糧之費。”

寧完我接著說道:“眼下已是五月初,馬上就可以春耕了,只要麥種播下,待到九月中便能收麥,也就是說只需要想辦法解決四個月的糧草。”

“沒有那麽簡單。”多爾袞搖搖頭說,“我大清兵可以屯田,明軍難道就不會搞破壞?你們別忘了,除了徐州,在夏鎮及邳州還有明朝的邊軍。”

“淮安府的鄉勇經此一戰之後也是已經成了氣候,同樣不容小覷。”

“此外還有窺伺在側的偽順軍及河南的土賊豪強,也是不可忽視,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屯田真的可行?”

寧完我三人立刻就沉默了。

徐州、歸德乃是四戰之地,除了圍困徐州之外,還要應對來自夏鎮、邳州明軍及洛陽方向的偽順軍,且屯田不比野戰,需要分兵築堡防禦,很容易遭到明軍及偽順軍各個擊破,所以二十多萬人未必應付得過來。

更何況,實際並沒有那麽多守備兵力。

因為隨軍的包衣還要種田,肯定就沒法再打仗。

隨軍出征的外藩蒙古也不可能長時間呆在徐州。

單憑八旗滿洲的六七萬人,保護徐州、歸德的屯田肯定是忙不過來。

說到底,徐州可不是遼西,當年先帝圍錦州時,只需派兵監視遼西,可是現在不行,現在大清兵得提防來自四面八方的侵擾襲擊。

東暖閣陷入長時間的沉默,洪承疇三人都在苦思對策。

好半晌,還是洪承疇率先打破了沉默:“主子,在徐州、歸德屯田既便會遭受明軍或偽順軍之侵襲,多少仍是可以收獲一些糧食,若是仍不敷使用,那就只能給各旗私庫派糧,總之徐州之圍絕不可解,此戰只許勝不許敗!”

“什麽,給各旗私庫派糧?”多爾袞目光一凝。

有那麽一瞬間,多爾袞甚至懷疑洪承疇是不是想要害他。

因為給八旗私庫強行派糧,多爾袞立刻就成為眾矢之的,人心盡失。

但是轉念之間,多爾袞又認可了洪承疇的意見,只要打贏徐州之戰,給各旗私庫派糧其實也沒什麽,因為攻滅了南明,他就能拿出更多的利益去補償各旗私庫,他多爾袞不僅不會喪失掉人心,反而會更得人心。

反過來,如果輸掉徐州之戰,就算是不給各旗私庫派糧,他多爾袞也一樣會在旗人的心中威望大跌,給各旗私庫派了糧,結果也不會更糟,不是嗎?

當下多爾袞道:“亨九,你這是要畢其功於一役,讓本王與崇禎搏命?”

“大國相爭,原本就是搏命,焉有退路後路可言?”洪承疇肅然說道,“主子不僅要給各旗私庫派糧,還要親領鑲黃旗前往徐州與崇禎對峙!非此不足以提振軍心,不足以扭轉豫王爺在山陽之敗後所造成的頹勢。”

好家夥,洪承疇還要多爾袞親征徐州。

寧完我、範文程也是附和道:“奴才等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