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權本位(第3/3頁)

換句話說,崇禎內心或許是真體恤百姓,也有意願讓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但要說他會把黎庶百姓置於皇權之上,閻應元是不信的。

這點,從他著手組建士子營就能看出來。

就連南京的那些閣部大員都沒有看出來,但是閻應元卻已經看出崇禎此舉的深意,將來終有一天,士子營會成為與內閣六部比肩的龐大的官僚集團。

然後,這兩大官僚集團就會成為死對頭,展開明爭暗鬥。

然後,崇禎作為皇帝就能居中制衡調停,如此一來內閣六部就只能跟士子營一樣成為皇權的左膀右臂,再也無法變回以前的大權獨攬的閣部。

所以,崇禎真正推崇的並不是民本思想,而是皇權本位!崇禎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加強朱明的皇權,而非削弱皇權。

但是閻應元不確定冒襄能否窺破這一點。

所以得先問清楚冒襄對民本思想的看法,然後決定說到什麽程度。

因為閻應元擔心,如果上來就和盤托出,可能會摧毀冒襄的信念,年輕士子的確容易熱血上頭,但是也容易挫傷積極心,稍有不慎就會自暴自棄,因愛生恨。

冒襄不假思索道:“孟子的民本說有什麽好說的,此乃天下至理!就連聖上對此都是推崇備至,吾輩士子當以此為準繩,砥礪踐行!”

聽到這話,閻應元對冒襄也就有了一個基本判斷。

好吧,這就是個熱血上頭的年輕士子,真信了聖上的話。

這樣的話就不能跟冒襄說得太過深入,當下閻應元說道:“辟疆兄,所以我才說你是個真正有遠見的,因為聖上乃是一位真正將黎庶百姓裝在心中的千古聖君,早晚有一天他必然會著手解決田畝過於集中在宗室縉紳豪族手中的弊端。”

說此一頓,又道:“與其到時候等著聖上動手,被動交出名下田畝,還不如趁現在主動獻出所有田畝,這樣你們冒家至少還能搏個好名聲。”

“欸,皕亨兄此話我不敢苟同。”冒襄一擺手說,“我們冒家若獻出名下田畝,可不是為了搏個好名聲,而是為了大明紓危濟困,共渡時艱。”

“噢對對。”閻應元連聲說道,“辟疆兄所言極是。”

說此一頓,閻應元又小聲叮囑:“不過,此事辟疆兄且不要對人言,聖上雖早晚必然要在江南均田畝,但是在北方未復之前卻不會貿然行事。”

冒襄說道:“此不用你說,我也是知曉的。”

閻應元忽又問道:“對了,侯方域找你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