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苦難行軍(第2/2頁)

但是那些世家子弟大多都穿著皮靴,也不願光腳,然後進水之後就變得十分沉重,一腳踩進淤泥裏半天都拔不出來,因此一個個走得很費勁,而且不一小心就會摔進泥坑裏,再爬起來時就是一身泥水,簡直狼狽到極點。

顧杲、吳應箕他們幾個就是這樣子,肺都快氣炸。

這跟他們預想之中的北上行軍之旅,差得也太遠。

他們預想中的北上之旅,應該是幾千個士子一路吟詩作賦,一路遊山玩水,喝著小酒就到了徐州,最好還有名妓給他們唱個曲。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殘酷的一擊。

哪有什麽吟詩作賦,哪有什麽遊山玩水?

傳說中的國難戲班也根本不知道在哪裏?

有的只是冒雨行軍,有的只是泥淖深陷。

顧杲忽然有些後悔,或許真應該聽侯方域他們的?

方以智卻在不停的鼓勵著顧杲他們幾個:“堅持住,那些寒門士子能做到,我們也一樣能做到,我就不相信了,我們還會輸給他們?”

一邊咬牙切齒說著,方以智一邊也索性將皮靴脫下。

然後學著寒門士子的樣,拿草繩將皮靴系在脖子上。

正走著,冷不丁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身後響起一聲:“密之兄。”

方以智急回頭看時,卻看到鄭森從他身後追了上來,只見鄭森也跟他一樣,將皮靴脫下來掛脖子上,光腳走路,因而頗為輕松。

“大木兄。”方以智向鄭森回了一揖。

對於鄭森,陳貞慧他們這些復社公子其實並不待見。

這就涉及到鄙視鏈,陳貞慧、顧杲他們的父輩或祖輩都是正兒八經的文官,他們也是真正的官宦子弟,鄭芝龍是什麽鬼?也配跟他們的父祖輩相提並論?鄭芝龍不配跟他們的父祖輩並論,鄭森也就入不得他們眼。

這些世家子中,唯一例外就是方以智。

方以智這人沒什麽門弟觀念,反而對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識以及物事感興趣,比如最近這段時間,他就迷上了紅夷蓋倫船。

只要一有時間就找鄭森問這個問那個。

當下兩個人又探討起蓋倫船上的船帆。

“大木兄,你說紅夷蓋倫船上的風帆沒有竹竿骨架?”方以智有一些費解,“沒竹竿骨架將風帆撐起,又如何鼓風而行?”

“真沒有。”鄭森道,“紅夷蓋倫船一般有四根桅杆,前面兩根主桅掛橫帆,就是長方形的風帆,後面兩根副桅掛三角帆,竟也能鼓風而行,其速度不比大明帆船稍慢,轉向之靈活甚至尤有勝出,著實是令人費解。”

方以智道:“有時間得見一見。”

不把這個原理鬧明白,方以智就難受。

說白了吧,這位公子哥仍保留著幼年時的童心。

遇到鬧不明白的事情或者物品就要問個為什麽?如果不巧沒有人能夠解答,他就會自己想方設法求解,直到把問題搞明白。

不過,方以智的求知目標只是籠絡的知道脈絡。

比如帆船,他只要知道蓋倫帆船的帆船真沒有竹竿骨架就可以了,然後就會把蓋倫帆船的橫帆以及三角帆大致的描述一下,這題就算解了。

至於風帆所涉及到的流體力學,還有風力以及海水作用於龍骨的反作用力,兩力疊加可以產生一個讓帆船逆風而行的合力,方以智就沒有興趣繼續深入研究,說白了,方以智的求知只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

正說話間,天色逐漸暗了下來。

早就疲憊不堪的顧杲便噗嗵跌坐在地,喘息道:“餓了,走不動了。”

吳應箕抹了把臉上的雨水,仰頭看著天空說道:“夜了,該吃飯了。”

還有周圍的世家子弟以及寒門士子也是滿心盼望著聖上能夠下詔,讓他們駐營並且生火造飯,因為現在又累又餓又冷,實在是走不動道了。

不幸的是,盼來的並不是駐營生火造飯的詔令。

馬蹄聲中,一隊夷丁從官道逆向奔過,濺起大量汙泥。

夷丁過處,一道冷酷的詔令傳遍官道:“聖上有旨,由於徐州告急,是故勤王士子需連夜行軍至子時!不到子時則不準駐營造飯!”

“啊?”吳應箕等世家子弟傻在那裏。

寒門子弟則默默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