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煤山悟道(第2/2頁)

一輛馬車就停放在不遠處的小巷。

張翰、方文箴還有康百萬就在馬車中看著來燕橋。

看到崇禎父子三人在夷丁和太監的簇擁之下過橋並返回國子監,康百萬笑著看向張翰還有方文箴:“如何?”

敢情剛才康百萬和方文箴他們打了個賭。

賭的是崇禎今晚會不會在媚香樓中留宿。

康百萬賭崇禎不會留宿,方文箴和張翰卻不相信。

“這還真的是……”張翰以手扶額說道,“有些出人意料啊。”

方文箴肅然道:“我現在也相信康兄你之前的斷語,當今聖上很有可能會成為一位不輸給唐宗漢武的英主!”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

康百萬卻是顯得信心十足:“聖上的成就一定會勝過唐宗漢武。”

張翰皺眉說道:“可是我有些想不明白啊,聖上有如此雄才大略以及老辣手腕,那麽之前十七年怎麽回事?大明何以淪落至這般境地?”

康百萬和方文箴一下就被問住,是啊,之前十七年是怎麽回事?

好半晌後,方文箴幽幽的說道:“老張你這麽一說,我倒是忽然想起一個人來。”

康百萬神情一動,忽然也說道:“方兄你這麽一說,我也忽然想起了一個人來,卻不知你我二人想到的是否為同一人?呵。”

張翰一翻白眼道:“快說,不要故弄玄虛。”

方文箴沒好氣道:“好吧,我想到的這個人是陽明公。”

“我想到的也是陽明公。”康百萬點頭說,“陽明公在被貶龍場之前,人生困頓窘迫簡直到了無以復加之地步,可是龍場悟道之後卻換了個人似的,平贛南民亂,再平寧王之亂,再守制講學編著大學問,短短三十年間成就立德、立功以及立言之三不朽,成就聖人之位,其在士人心中地位甚至猶在朱子之前。”

“唔,我明白了。”張翰恍然大悟。

“你們是說,聖上在煤山也悟道了?”

“十有八九!”方文箴和康百萬同時點頭。

……

崇禎父子回國子監時,已經有人在等著他。

馬鳴騄長長一揖到地:“臣馬鳴騄叩見聖上,太子殿下、永王殿下。”

“免了。”崇禎一屁股坐到太師椅上,又吩咐王承恩道,“王大伴,快給馬鳴騄馬大人搬一把椅子來。”

王承恩應聲是,親自搬來一把椅子。

“臣謝過聖上,謝王公公。”馬鳴騄道過謝,一屁股坐到椅子上。

這一回,馬鳴騄就不再是懸著半個屁股危坐,而是坐得踏實放松。

經過幾次奏對,馬鳴騄也已經摸清楚崇禎如今的脾氣,那就是不再喜歡繁文褥節,君臣奏對時越直接越好。

說真的,馬鳴騄很喜歡這樣的作風。

聖上以前的做派跟現在的作風相比,簡直不可道裏計。

想到這,馬鳴騄忽然心頭微微一動,這麽說來煤山之劫其實是好事?聖上頓悟了,大明朝也就絕處逢生了。

崇禎道:“馬鳴騄,稅銀都返還完了?”

“沒有。”馬鳴騄搖頭說,“還有五十多萬兩稅銀找不著苦主來認領,或許是時間相隔太久,連苦主自己也已經忘記了。”

崇禎道:“那五十萬兩銀子今在何處?”

“臣已經押來南京。”馬鳴騄回答道,“就放在南宮。”

說完馬鳴騄又從身後拿出來一摞賬冊:“聖上,這是返還稅銀的賬本。”

崇禎接過賬本直接就翻到最後,只見寫著五百零一萬四千零二十九兩,這個數字倒是讓他感到有一些意外,竟然抄回來五百萬兩?

朱慈炯也說道:“居然抄回來五百多萬?”

馬鳴騄拱手道:“那些參隨土棍雖然極力隱瞞,但是臣也有臣的法子,臣專門將那些參隨、土棍的正室以及外宅關押一處,令其互相攀咬,以致一只鐲子、一只戒指乃至於耳環也是無所遁形,可惜,仍舊只追回五百余萬兩。”

“追回五百萬兩就不錯了。”崇禎直接合上賬冊。

拿手指敲了敲茶幾,崇禎又道:“馬鳴騄,在揚州知府任上可還順心?”

“順心?”馬鳴騄猶豫了一下,大膽問道,“聖上,臣能實話實說嗎?”

“當然。”崇禎毫不猶豫的點頭,“在朕面前,任何時候都可以說實話,也必須只能說實話,要不然,你就是欺君之罪,朕定不會輕饒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