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還需自身硬(第2/4頁)

看著發絲裏明顯有了灰白色的賈誼,劉長也有些無奈,讓他坐在了自己的身邊,感慨道:“也是苦了你啊,這麽多的事情都交給你一個人來操辦。”

賈誼搖了搖頭,他並不在乎這些,他很是認真的說道:“陛下,臣受累並不要緊,主要是國庫的問題,現在已經到了不能不解決的地步,廟堂這些時日裏要做的事情太多,而廟堂的主要收入都已經變成了身毒的朝貢,恕臣直言,這並非是很好的收支關系,風險太大,必須要想辦法來穩定收支平衡了……這些時日裏,各地的物價持續提升,貨幣的購買力逐漸變低,這也是一個潛在的風險……”

“私自鑄幣的問題還是很嚴重,屢禁不止,自從吳王前來廟堂後,就決定要免掉農稅,開始通過商稅和雜賦來獲取收入,經過了這些年的免稅制度,地方的農業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百姓的生活也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可收支也愈發的不平衡,臣以為,比起稅來說,雜賦才是阻礙當今大漢發展的,是需要被革新的。”

“臣覺得,應當設立較低的農稅,將革新的標準放在算賦之上,另外在其他稅賦上進行整頓,使得廟堂的收支能得到平衡,起碼要降低一定的風險,不能完全依靠這外來的朝貢收入啊……”

劉長有些不以為然,“就是依靠這外來收入又如何呢?他們還敢不給??”

“陛下,此番安息之戰,身毒各地因為保障大軍的後勤,導致朝貢無法及時送到大漢,廟堂在各地的政令頓時就無法再施行了,國庫少糧少錢……不可不防啊!”

劉長瞪大了雙眼,“影響能有這般大?”

“陛下,身毒的朝貢可以作為大漢發展的巨大助力,可是卻不能當作是根本啊,還是得依靠自己,否則,將會出現大問題。”

賈誼的話終於是點醒了劉長,這些時日裏,劉長因為得到了身毒這個極為給力的外掛,就沒有在乎廟堂的收支問題,身毒這個地方,產糧極多,人力又豐富,當地的貴族還都不當人,只要大漢需要,他們就源源不斷給送過來,根本不在乎底層的利益,整個天下,都找不到這麽優秀的血包了,當初那不斷割讓領地給秦國的諸侯們跟身毒比起來,都是很有骨氣的。

在劉長給與他們一點點恩惠之後,他們甚至還會主動幫著劉長來鎮壓國內的反抗分子,彼此還卷起來,攀比誰的朝貢更多,用這個來進行炫耀。

劉長知道這些事情,心裏都很是感動。

平日裏就賞賜給他們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足以讓他們彰顯身份,若是朝貢給的多,就送個冕服,允許他們乘坐五匹馬的大車什麽的,說到底,劉長什麽都沒有交出去,就收獲了這般多。

靠著身毒的無償付出,大漢在這些年裏,先是免除了農稅,隨即又在各地普及縣學,鄉學,愣是在最偏遠的鄉村裏都設立了啟蒙機構,在短短幾年內,大漢的識字率不知被提高了多少倍,而最重要的是醫館,廟堂的醫館已經遍布在大漢每一個縣城內,雖說有些地方的醫館裏就只有兩三個醫者,可畢竟是做到了普及。

這是大漢在教育和醫療上的兩大成就,尤其是教育上的這個,識字率的提升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力,大量的崗位都不再缺少人手,百姓們越來越能感知到廟堂的諸多政策,就包括梁國的那件事,百姓覺得梁王的東苑侵占了自己的農田,就開始要與梁王打官司,最後甚至上書到廟堂這裏來,這件事放在過去,那是根本不現實的,哪個民夫敢拿著律法去找諸侯王的麻煩?

可現在百姓都認識律法了,敢這麽去做了,這就是一個進步的體現。

教育帶來的是國民素質的迅速提升,生產力的快速提升,而醫療帶來的就是人口的暴增了,在劉長完善了廟堂的醫療機構,設立了醫部卿,專門負責醫學,衛生等方面後,地方的情況就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地方主動要求百姓們做好個人防護,對縣城做好衛生防護,講究幹凈衛生,並且普及了很多的基本治療手段,廢除了很多迷信且對人有危害的治療手段,甚至出現了職業的接生婆,負責孕婦與新生兒的安全,這大大減少了夭折率與難產率,而農稅的罷免使得百姓不必再扼殺自己的親生孩子,大漢的人口開始爆炸性的增長。

除卻這兩項,大漢甚至還在各地修建了完善的交通體系,在南方還在修建運河,海外探索也在不斷的進行,各方面的成就都不少。

可以說,大漢能在段時日內完成這些壯舉,身毒是付出了不少的,若是說窮了身毒人,富了大漢人,這也不對,就算大漢不索要,身毒人本來也就不富有。

身毒的貴族的不當人從阿育王死後就開始了,身毒的財富完全集中在那一小部分的高種姓手裏,一個孔雀王能揮霍到什麽地步?能達到給自己打造純金皇宮的地步,想想在他的享受下,底層百姓是什麽樣的生活,水深火熱都不夠形容他們了,大漢只是掠奪了這些高種姓手裏的財富而已,身毒百姓倒是沒有受到什麽影響,無非就是剝削者換了一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