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節葬!!!(第2/4頁)

“您又準備讓我背鍋?”

“陛下,沒用的……根本止不住,短期內沒有任何辦法……”

呂祿在劉長看向自己的第一時間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可他卻很淡定的搖著頭,皇帝可以下令改變廟堂之政,但是這種民間風氣,那還真的不是皇帝所能改變的,可劉長卻不信這個邪,他罵道:“當初的周厲王都能讓百姓不敢說話,我只是想讓他們不要厚葬而已,難道我還比不上那周厲王嗎?”

“可是……他最後好像被……”

“勿要多言!”

當劉長返回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將這個賊交給了廷尉,讓廷尉來提審。

厚德殿內。

“我聽聞,治理國家的人首先要懂得采取爭取的治理國家的學問,讓齊國強盛的是管仲的學問而不是他的本身,讓秦國強大的是商鞅的學問也不是他的本身,讓大漢富裕的乃是我阿父……管仲商鞅他們逝世之後,他們的學問依舊存在世上,諸侯國采用他們的學問來治理國家,從而讓國家更加的強盛,先有了大一統的學問,然後有了大一統的天下,先有了清靜無為的學問,然後有了如今富裕的天下。”

“當今的太學,聚集了天下所有的學問,有智慧的人千裏迢迢的來到這裏,眾人一同辯論,從中獲益,在爭辯之中得知自己的不足,然後改進,為了擊敗自己的對手而提升自己,從而擬定出更多的新學派,這些新的治理國家的思想為治理天下的人提供更多的選擇,所以我私下裏認為,您要對太學進行強制的管理,這是不太妥當的。”

劉安侃侃而談,說到底,他還是不同意對太學加強限制,作為一個講究吸納百家學說的人,劉安最是希望能迎來百家爭鳴的局面,讓自己的學派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晁錯平靜的坐在劉安的面前,他是天下有名的惡人,沒有什麽朋友,激進,有些時候很是殘酷,可是,很少有人會想起他的另外一層身份,晁錯還是個學問家,而且他的學問還很不錯。

“在我看來,如今太學的辯論是混亂的,他們沒有反思自己的不足,而是在貶低對手的缺陷,愈發盲目的堅信自己的理論,他們不是在改善自己的理論,而是用各種歪理來包裝自己的理論,狂熱的彰顯自己對主張的堅信不疑,這不是在促進學派的發展,這是在引發彼此的對立,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殿下若是想要看到學術興盛的局面,就更要看到其中實質,改變如今混亂的局面,將無意義的爭鬥變成有意義的辯論……”

晁錯並沒有直接反駁劉安,而是在劉安的觀點上進行延申,認為如今的太學不足以達到劉安的預期,故而進行限制。

劉安苦笑了起來,晁錯比其他那些鷹犬要難對付太多了……你這身學問都配不上你的為人啊。

在劉長回來的時候,兩人依舊沒有統一意見。

劉安不希望得罪晁錯,他其實很想收復晁錯的,可又無法接受晁錯的一些政策,例如晁錯要在太學內施行的不教罪,他提出但凡有太學生鬧事,先責罰他們的老師,而且是要按著人數來增加刑法力度……這顯然抓住了儒家的命脈,對重師的儒家來說,若是因為你的緣故沒了老師,那完全沒法活下去了,應該直接自殺來謝罪。

可別以為這對黃老就有利……黃老倒是沒有像儒家那麽推崇老師,將老師的地位比作生父……但是吧,架不住他們人多啊,幾十個儒生和幾百個黃老生動手,儒生的老師判個二十年徭役,黃老的老師直接就可以處死了……

晁錯唯一的有點就是他一視同仁,從來不會因為你是哪個學派的就不對付你,他連法家都要對付。

他的法家思想太過激進,他認為君王絕對不能寵愛任何大臣,不能親近任何大臣,一旦親近大臣,大臣們就會蒙蔽君王,所以君王要時刻警惕大臣,將他們當作自己的敵人來處置……可這並非是晁錯所提出來的,第一個如此上奏君王的人是韓非子……聽他這麽說的人是始皇帝,始皇帝還非常的喜歡他的這些主張。

韓非子同樣不會容忍諸侯王,他是最重視中央集權的,晁錯一脈相承,他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作為大臣的立場,認定皇權至高無上,屁股都直接歪到皇帝那裏去了。

他或許是在漢朝第一個貫徹韓非子思想的狠人。

可惜,無論是在大漢還是大秦,有這類主張的人,往往都死的很慘。

皇帝倒是開心了,可大臣們斷然是不樂意的。

看看韓非子的《愛臣》就能知道,韓非子對大臣和諸侯王是多麽的疼愛……他在這篇文章裏說,國家滅亡要麽是諸侯王太強,要麽就是大臣太富……並且提出君王至高無上,不能被大臣左右,還提出了一系列對大臣的管理辦法,包括禁止他們私交,不能彼此借錢,不許出國,不許藏兵器,不許在馬車裏攜帶兵器,哪怕是去送很緊急的文件,可車裏若是有武器,也應該直接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