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長與黃老帛書(第3/4頁)

“陛下……又有六座縣學成立!!”

叔孫通不由得笑了起來,雖然牙齒都掉光了,可他的笑容卻不顯得醜陋,只是很慈祥,老頭笑呵呵的說起了自己近期內的成就,他在很久之前,就被劉長所忽悠,去做那百年教化之大計。

也就是縣有縣學,鄉有鄉學。

鄉學這件事,叔孫通覺得自己大概是見不到了,而縣學則是大有可為,這是基礎啟蒙教育學府,叔孫通在肩負起教化天下的使命之後,便大規模的召集儒家弟子們,號召他們一同來教化天下,完成古代聖人的遺願,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世。

我大漢雖然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取勝。

儒生們在教化這方面,總是有狂熱的追求,甚至在所有學派裏,大概也沒有比他們更擅長做這個的了,無論他們在後世變成了什麽樣子,在此刻,他們畢竟還是那個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學派啊……他們自帶一種使命感,能不顧生死,不顧最重視的名節,大漢的儒生們,做出了很多的成就,足以讓再往後的儒生們汗顏。

叔孫通自從開始負責這件事之後,他已經成功建立了七十多家縣學,其中有六家因為各種問題而沒能繼續下去,叔孫通雖然覺得遺憾,卻也沒有動搖他的決心,各方面的問題層出不窮,叔孫通將這些問題都記錄下來,並且有計劃的寫了一本書。

當弟子們詢問他為何還要分心去寫書的時候,叔孫通告訴他們,“年邁矣,留以後來人。”

叔孫通每次都要來給劉長匯報情況,可今日看到叔孫通這個樣子,劉長遲疑了片刻。

“要不……以後您還是派個人來講述情況吧……您就不要再走動了。”

“陛下,如此重要的事情,怎麽能假借他人之口?”

“只是您這個……”

劉長遲疑了片刻,還是能把怕你死在路上這句話給說出來。

叔孫通只是笑著,說道;“陛下不必擔心,縣學之事沒有辦完,老夫是絕對不會死的。”

“哈哈哈~~”

劉長大笑了起來,叔孫通這才說道:“當今長安之縣學,在諸學裏是最為成功的……只是,群臣大多不屑於啟蒙之類,知道的人不多,若是陛下能相助一二……”

劉長自然是答應了叔孫通的請求,叔孫通的請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陛下能拉著三公九卿們往縣學裏走一走,提高一下影響力和知名度。

劉長開心的說道:“叔孫公一心為公,能做到這個地步,當真是應該得到獎賞!”

叔孫通卻搖著頭,回答道:“陛下,臣如此作為,是有私心的,儒家門生在各地的縣學裏擔任老師,那他們所教出來的年輕孩子,就是我儒家的門徒,這些孩子裏,將來也不知會出多少個荀子,孟子那樣的人物呢!諸學派只重視學有所成的年輕人,卻忽視了啟蒙,如此下去,縣學可成,而我儒家,將來也定然是當世顯學,無人可比。”

劉長驚訝與叔孫通的坦然,他壓根就沒有隱藏自己的企圖,他就是要通過縣學來擴大儒家的影響力和實力,不過,叔孫通想的很準確,劉長只在意縣學的事情什麽時候能成,只要能成,叔孫通就是夾雜了再多的私心,他也不會理會。

可劉長還是忍不住調侃道;“不只是出荀子和孟子,或許還會出幾個我師父那樣的大儒呢!”

“哈哈哈,張相私德有虧,可哪裏又有完美的人呢?若是以品德來論,我乃奉承小人,浮丘伯乃無信之徒,張蒼好色之輩,荀子桀驁,孟子暴躁,哪裏還有什麽聖賢呢?”

劉長很是不滿,冷哼了一聲,叔孫通急忙反應過來,說道:“當然,陛下不在其中,陛下是完美之君王,並無半點缺陷,大仁大義,恩澤天下,文武雙全……”

叔孫通身邊的門生都驚呆了,張蒼,荀子,浮丘伯他們怎麽樣,這些門生都不敢確定,起碼,老師對自己的評價還是很中肯的。

長安的縣學,因為處於長安的緣故,叔孫通安排了自己最好的弟子們在這裏教書育人。

在這裏的學生們並不多,年紀都很小,家世算是不好不壞,像富貴人家,那都是有家學,或者請人來教導,是不會送到這裏的,至於貧苦人家,那也沒這個實力,最後只能是吸納了一批家有資產,卻也沒辦法邀請名師的良家子弟,而劉長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人家,在後來大多被稱為耕讀良家。

劉長領著張不疑,召平,柴武,好兄弟等人前來此處。

甚至,劉長還跟著這些孩子們一同聽了老師的課。

只是,劉長聽的是昏昏欲睡,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聽過課了,再次聽起,只是覺得身心發困,忍不住的就想要睡覺,好在召平一直在劉長的身邊,這種場合下,皇帝睡著了可怎麽能行,於是乎,召平一直都在不斷的想辦法讓陛下變得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