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銀霧(第2/2頁)

真正全部利用一顆恒星所有能源的技術!

“這麽說,這種水晶真的是科技造物?!”嶽原舟想到這便立刻查看元星號上剩下曲速水晶,開始默默計算,如果按照這個量全部拿來制造紫霧,還能制造一個半徑為2倍太陽半徑的戴森球,因為制造的球體不可能完全等於太陽大小,所以如果拿來制造這個的話,也幾乎用完了,剩下一些剛好用作更換維護紫霧。

“慶幸的是,用作采礦的微型納米機器人可以不需要用紫色水晶作為能源,用普通能源即可。”嶽原舟現在已經開始對生產出來的微型納米機器人按照紫霧的方式安裝智能系統。

按照紫霧的標準,每一個機器人都由通過納米級別操作制造出來,完成後每個機器人的大小都是標準的1微米,這些一個個1微米的機器人按照紫霧的方式排布組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一片銀色的霧。

這確實可以說是一種霧氣,自然界中的霧氣顆粒大小在10到150微米之間,而這種由金屬組成的霧氣每個個體的大小只有1微米,由於嶽原舟使用的是電能供能,所以這些微型機器人並沒有形成紫色的紫霧,而是呈現出一種金屬光澤的亮銀色,所以稱之為銀霧也不錯。

時間一天天過去,元星號附近的隕石帶原本忙碌的各種型號機器人也慢慢減少。

柯伊伯帶大約從30天文單位伸展到55天文單位,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外側,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被認為是太陽系的盡頭所在,遍布著直徑從幾公裏到上千公裏不等的冰封微行星,在這些微型行星周圍,之前是一副熱火朝天模樣的工地景象,各種匆匆忙忙的大中小型機器人、運輸船進進出出,而現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銀色的霧氣。

原本一個個昏暗的微型行星漸漸被銀霧覆蓋、包裹,變成一個個銀光閃閃的小行星。

漸漸的,各類型號的機器人本身也被分解成基本材料,然後這些材料又被制造成銀霧。

這時候,嶽原舟從最先開始被銀霧包裹的微型行星上看到變化,這些微型行星在慢慢變小,就像被納米機器人所組成的銀霧吞噬一樣,分解提取有用的礦產資源,然後源源不斷的給嶽原舟輸送。

有用的資源采集完畢之後,留下資源耗盡滿目瘡痍的微型行星,便開始前往下一個微型行星。

就這樣,銀霧就像蝗蟲過境一般,開始向遠處的隕石帶彌漫,這種毫不顧忌後果的開采,迅速給嶽原舟送來了各種諸如鉑、鈦、釹、鍘等等稀有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