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天體計算機

在元星號上的嶽原舟這才點點頭,對元星納米核心科技的這個應用表示滿意然後趁著采集資源的時間,準備著手下一件事。

由於之前每次要做大動作,諸如龍虎山打雷、對抗二壯之類的,都需要元星號艦載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力支持,再加上目前的資源收集速度,讓他萌生了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天體計算機的想法。

嶽原舟設計好計算機架構之後,以銀霧這種納米機器人為工具,從最基礎的電路開始制造,然後是核心芯片、通量、通能線圈、微型二極管、納米晶體管等等,各種元件按照設計的構架組成最初的核心。

在這個超級天體計算機中,嶽原舟還把從元星阿薩遺產得來的成熟光量子計算機技術也設計在裏面,形成一個傳統電子超級計算機和光量子計算機雙通道天體計算機。

隨著嶽原舟建造的開始,原本一片空無一物的宇宙空間中,慢慢出現一個點,過了兩天又四個小時,這個點擴大形成一個半徑五十米的大球,這時候開始,從大球的表面向四處延伸出一根根類似金屬的高強度納米管,然後這些納米管開枝散葉,分出一條條細柱,就像神經元一般構成一張網。

接著被制造出來的生產型納米機器人把資源從微觀層面開始組合,變成一種種功能元件,框架結構,然後被運送到框架中,融合安裝,變成天體計算機的一部分。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一個半徑為一千五百公裏的天體計算機,比月球稍微小一些,主體框架采用非常結實的特種鈦合金制作,其余次分支結構全部用集輕和硬為一體的高強度石墨纖維組成,按照計算預計,這個巨大工程在資源源源不斷的情況下,智能機器人日日夜夜不停工作,需要一年零八個月。

天體計算機的建造步入正軌之後,嶽原舟便開始著手在天體計算機的周圍布置空間切割裝置,他要把芥子納須彌技術用在天體計算機上,然後整個一起內置到自己身體之中。

所以他必須在空間切割裝置的各種部件中加入更多的功能,比如電磁防禦層、能量護盾技術。

而天體計算機質量的影響,倒是不用擔心,只要能把它成功的放入芥子納須彌技術所切割的空間之中,那影響不大了,基本上就是切割裝置的部件質量,否則原本的噬囊哪能裝那麽多東西。

在忙完這些之後,已經過去半年多,而這之後也不需要嶽原舟親自去動手了,空閑下來的他便開始繼續研究其重力發生器和曲速水晶來。

於是嶽原舟依葫蘆畫瓢的把元星號上的重力發生器復制了幾個出來,為接下來的實驗做準備。

“這兩者必然是有所聯系的,它們所表現出來的性質都與引力有關,而研究它們的核心手段應該使用同為和引力有關的惰性中微子。”嶽原舟一邊把一枚曲速水晶固定在實驗台上,一邊用原子核衰變產生的中微子進行照射,然後觀察水晶和其周圍空間曲率的變化。

由原子核衰變也就弱相互作用力產生的惰性中微子只受引力影響,這足以說明弱相互作用力與引力是有關系的,如果能把引力與惰性中微子的關系找出來,那就可以把引力也納入與其余三種基本力相關的體系之中。

至於其余三種幾本力已經被統一,早在地球科技裏面,當楊-米爾斯方程用數學方法解釋電磁力,同時引入場理論,再用量子力學的方式解釋了微觀粒子之間的聯系運動的時候,在它的基礎上,標準粒子模型就出現了,這一下子就統一了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力。

如果能把引力與惰性中微子的關系弄明白,嶽原舟將可以把引力也納入這個體系,然後便可以運用他們之間的關系,找出對引力的操縱方式,到了這時候才算是從原理上讀懂元星號上重力發生器這個黑科技,而不是向現在這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完成之前的實驗後,嶽原舟把曲速水晶撤走,然後把探測設備和實驗環境重新調整歸零,暗道:“接下來把曲速水晶換成重力發生器,然後繼續之前的步驟。”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嶽原舟一直對這兩種東西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然後把這些實驗數據拿出來研究。

“惰性中微子在經過曲速水晶周圍所形成的場的時候,與經過重力發生器運行時的軌跡怎麽會相差這麽大……”嶽原舟有些疑惑,按理說這兩種東西應該都與引力有關,但是這個差距讓他有些懷疑自己的判斷了。

曲速水晶是混亂不堪,而重力發生器這邊的曲線看起來頗有規律,實際上也是七拐八折,就好像一會把惰性中微子扯住,一會又把它推開,而且這扯住和推開根本就是莫名其妙,重力發生器的功率明明一直是穩定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