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既然是男主, 自然都是帶著男主光環的。

但宴庭深是很典型的科舉文男主人設。

在很小的時候父親便離世,只與母親相依為命, 自幼家貧不說, 本人還體弱多病,從會吃飯就開始吃藥,這便罷了, 還因此被村裏編排克父,身患癆症, 活不長。

甚是好幾次病重都差點死掉。

任誰瞧著都是一副將死的樣子。

總之就是一個慘。

但男主到底是男主, 將死也只是將, 而不是‘死’。

雖然這般淒慘,但天資聰穎, 十分有讀書的天分,哪怕是備受爭議的時候,夫子也很喜歡他。

再加上又有個明事理的母親, 日夜勞作, 供他讀書。

到了七八歲的年紀,母親聽從高人指點,掏空家財還從娘家兄長那邊借了些銀錢,從人牙子手裏買了個同樣命苦的小丫頭回來做童養媳, 既是沖喜, 也算是壓一壓命數。

這個童養媳小丫頭便是原來的那個穆昭朝。

晏家雖然家貧, 但勝在是個厚道人家, 對穆昭朝並無虐待,只是因為家裏太貧困, 日子過得不好。

吃不好穿不暖都是常態, 但這也是晏家母子的日常, 只是因為太貧困了,而不是對穆昭朝的苛待。

宴母也是把小穆昭朝當家人的,只是能力有限,宴庭深又要常常吃藥,所以大部分時候,家裏的資源都先緊著宴庭深這個病弱的,宴母和穆昭朝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忍著扛著。

這樣的家境,小穆昭朝並沒有覺得苦,因為晏家給了她家庭的溫暖,至於物質上,那實在是條件有限,並非針對她,她那會兒雖小,但這些道理還是明白的。在人牙子手裏的那大半年,小穆昭朝不僅過得不好,還總是被打罵苛待,給她留下了極重的心理陰影,這些事情,在晏家的這些年,都慢慢被沖淡了。

她長大好,便幫著宴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是宴庭深命裏就苦,沒幾年,宴母也病倒了,家裏便是小穆昭朝養家。

但即便如此,小穆昭朝對晏家也從無怨懟,因為不管是宴母還是宴庭深,都把她當家人。

宴庭深拿的就是少年貧苦多舛的劇本。

少年時所遭遇的磨難和冷眼,致使他心性格外堅韌,更是養成了冷漠寡言的性子,對外人更是冷血。

若只是靠著小穆昭朝來養家,供他讀書,他確實也能繼續走貧家科舉男主的路子,只是會稍微慢些,畢竟讀書和科考對普通乃至貧困的家庭來說,是一條非常花錢的路,宴庭深也沒有心安理得就接受穆昭朝的付出,他也在努力改變眼前的困境。

只是他身體實在是太弱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莫說照顧他人,他自己大多數時候都需要人照顧。

饒是如此,他也一直在默默努力著尋找機會。

體力活他自然不行,只能在別的路子上動腦筋,所有人都知道他聰穎讀書好,他便利用自己的優勢,有時是代寫信件,有時是年節寫春聯等等,只是他身子太弱,連做這些,都十分有限。

有一年冬天還因為多寫了些,病倒了,就被小穆昭朝和宴母勒令不準再接。

但他私下裏還是偷偷地接這些活計補貼家用。

他還謀劃著早早考中功名,就能有更多路子改善生活。

是以,在他考中秀才後,便開始給孩童啟蒙。

因為多了一項進項,再加上考中秀才後,也更加有威望,日子本來是越來越好了的,但命途多舛的宴庭深,在一個秋夜裏給鎮上員外家的公子們上完課回家的路上,淋了一場大雨,當天夜裏便發起了高熱。

這一病十分兇險,家裏的銀錢壓根不夠用。

眼看著人要不行了,穆家便是在這個時候找上了門。

可以說,當初穆家的那筆‘感謝費’救了宴庭深一命。

本就是伯爵府的親生女兒,人家堂堂伯爵府千金,宴母當時正六神無主著,雖不舍,但總不能扣著人家的伯爵府的親生女兒,在自己這樣的家裏吃苦受罪罷?

別說兒子病重需要銀錢救命,就算是兒子沒有病重,伯爵府來找了,他們也不能攔著千金大小姐回家好好享福做千金大小姐啊?

穆昭朝就這樣被穆家找了回去。

宴母心裏不舍,但也很替穆昭朝高興,畢竟她是回去享福的,又有親生父母在,總好過在她跟前過清苦的日子。

宴庭深便是這樣又過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劫。

他醒來後,得知這一切時,穆昭朝已經跟著平昌伯在回京的路上了。

他原本是有些擔心的,怕穆昭朝回去後會過不好,但想著伯爵府都願意花費這麽大的人力財力尋找流落在外的親生女兒,找回去後肯定會好生疼愛,否則也不會這麽大費周章的尋找,還給了他們家這麽大一筆感謝費。

當然了,不舍肯定不舍。

但他心裏清楚,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心,就阻攔穆昭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