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遼帝駕臨雁門關(第2/3頁)

“如果鄉軍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那我們發兵攻城掠地,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事後歲幣照樣拿,榷場依舊開,相比起那些利益,難道不能再等幾日麽?”

想到遼國內部的貴族,確實渴望南朝的許多商品,如果兩國斷了互市,那他回去後也要焦頭爛額,耶律延禧強忍不悅地道:“好吧!好吧!等入了燕雲,朕一定要將那些叛徒殺個幹凈,以泄心頭之恨!”

這話也是萬萬不能說的,但蕭兀納已經攔不住,也不想攔了。

他甚至沒法阻止遼軍的大肆擄掠財物,有了那些財物,接下來就不能一心一意地進攻鄉軍,可沒有那些財物,說不定路上就會嘩變,只能聽之任之……

所以蕭兀納得談判。

他要的不僅是大義名分,還要觀察對方的軍力士氣,避免主力精銳被鄉軍大破的情況。

那種可能性看似不大,但原本也沒有人相信,鄉軍能拿下燕雲,現在依舊發生了。

再加上遼軍主力如今的士氣實在一言難盡,萬一真的發生那種數萬破二十萬的情形,就萬劫不復了……

不是丟燕雲,而是要亡國!

所以再行了一段路程,蕭兀納立刻派出斥候,前去查看雁門關的情況。

雁門對於中原大地來說,要早到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曾進行著名的軍事改革“胡服騎射”,籍此大敗異族的入侵,建立了雁門,後來名將李牧奉命常駐雁門,防備匈奴,更大破匈奴十余萬騎,使得匈奴不敢寇趙。

而雁門關的稱呼,則來自於大唐,那時北方突厥崛起,屢有侵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設關城,戍卒防守,此處也以險著稱,後來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在宋朝,雁門關一帶則曾經是宋遼激烈爭奪的戰場,後世傳頌的楊家將,主要就是在這裏大顯身手,為國立功。

其中更有楊業楊令公,多次以少勝多,大敗遼兵,被譽為“楊無敵”,但後來被監軍威逼,陷入重困,最後麾下士兵全部覆沒,他自己身負重傷,為遼兵所拿,寧死不屈,絕食為國。

蕭兀納遙遙看著這片關隘,喃喃低語:“天神保佑,希望那位‘林無敵’,也步上‘楊無敵’的後塵,飲恨於此吧!”

但很快斥候的回報,卻是帶來了一個不出意外的壞消息:“鄉軍鎮守雁門關,沿途十五座大小軍寨,皆有重兵把守,毫無退兵之意。”

蕭兀納臉色微沉,立刻道:“你們再探,看看那個皇城司提舉高俅在不在!”

斥候去再探,蕭兀納則對耶律延禧解釋道:“此人是鄉軍在朝廷裏的官方依靠,他如果被鄉軍扣下了,我們就有了更好的發難借口!”

耶律延禧咬牙切齒,拔出腰間的寶劍,唰唰揮舞兩下:“不用太傅說,朕也記得這高俅,大名府外襲擊我營地的秦明,就是此人的麾下,朕要將這高俅與那秦明碎屍萬段!”

蕭兀納看了看這位暴跳如雷的天祚帝,也不知這位為何這般記仇,只能安撫孩子道:“會有那麽一日的!會有那麽一日的!”

但顯然他期待的事情連連落空了,斥候回來稟告,仍然是壞消息:“高俅就與那鄉軍總教頭林沖在一起,還向我們遼軍喊話,說絕不放關!”

蕭兀納嘆了口氣:“好一個總教頭,此人明明控制著鄉軍,卻不領高位,這是不想食宋廷的俸祿,現在高俅又與鄉軍上下一心,那就更難辦了……”

耶律延禧則勃然大怒,手中的劍無能狂舞:“趙佶簡直是廢物,十二道金牌連發,居然都控制不了一個幸臣?朕認這等人為兄,簡直是奇恥大辱!”

蕭兀納聽了後,捂住額頭,愈發感到疼痛。

他本來已經有了打算,如果鄉軍不放開雁門關,如何利用輿論將對方定為亂臣賊子,結果趙佶迫不及待地發出十二道金牌,弄得人盡皆知,一下子將他的計劃打亂。

原來只是幫一個自作聰明的蠢物擦屁股,現在是兩個自作聰明的蠢物一起來坑他,蕭兀納強忍住頭痛,開口道:“我們去關前看看吧!”

大軍正式開赴,開到了雁門山前,遙遙看向關上鎮守的將士,為首的幾人極為醒目,但蕭兀納眼睛都花了,其實也沒看清楚到底誰是誰,就開口道:“這林沖有南朝天子氣啊!”

耶律延禧頓時變色:“太傅,你說什麽?”

蕭兀納耐心解釋:“陛下稍安勿躁,老臣有一問,這鄉軍的林義勇如果取代了南朝天子,對於我大遼是福是禍?”

耶律延禧看著那獅子驄上,號稱萬夫不當的無敵身影,臉色微變:“確實……不是福氣……”

蕭兀納道:“所以我大遼才要支持林沖起義,至少要宣告到天下皆知,我大遼支持林沖造反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