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佐命”化身出

“宋廷是真會背後捅刀子啊,幸虧之前高提舉頂住了壓力,否則想要攻克燕雲,肯定要付出更大的犧牲,更慘烈的代價!”

燕京城中,朱武將盟約放下,神情裏有著氣憤,卻沒什麽意外。

坐在對面的吳用先一步看完,連意外都沒有,考慮的是另一個方面:“天祚帝唾面自幹,不是此人的脾性,身邊想來是有能壓得住這位遼帝的重臣,若是將這個重臣除去,放任天祚帝肆意妄為,遼國才會徹底衰亡……”

朱武知道,在識人和智謀方面,自己確實遜色於面前這位,請教道:“吳參贊以為,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吳用知道,在戰略和布陣方面,面前這位目前還強過自己,直言道:“朱參贊清楚,接下來我們能選的路不多了!”

兩人對視,異口同聲地道:“不能第一個反!”

既然話到這個份上,朱武也就直言了:“趙宋畢竟已經坐擁江山一百多年,哪怕百姓賦稅極重,又連年對外打仗,妄圖以歲幣換和平,結果並未迎來和平,但統治下積累的朝廷威嚴,不是那麽快散幹凈的。”

“正如燕雲之地的漢民,明明契丹人對他們那般苛責壓迫,都能逆來順受,直到最後鄉軍下城,才聚眾恭迎,兩地情形雖不完全一致,卻也有相通之處……”

“天下的恨,還沒有完全壓過懼!”

吳用點頭:“鄉軍入主燕雲的時候還太短,根基淺薄,此處本就是兩國要沖,宋遼都勢在必得,現在舉旗造反,遼國趁勢攻打不說,與宋廷對抗,治下十四州的漢民百姓也會不穩,更會被扣上圖謀不軌,別有居心的罵名。”

“到時候口誅筆伐之下,鄉軍衛國之功,反成了惡行,宋廷喪權辱國的盟約,倒多了幾分先見之明,此事萬萬不可為之。”

“誠如朱參贊所言,百姓心裏的憤恨,還沒有真正壓過對官府的恐懼,造反時單是心裏支持或者搖旗呐喊是不行的,要讓他們願意參軍,跟著鄉軍一起反抗暴政,如今還差了些……”

吳用說這番話的同時,輕搖羽扇,已經想到了不少法子:“小生願往河東與河南一行,如今北方民怨沸騰,必有豪傑之士蠢蠢欲動!”

朱武知道在這個民怨沸騰的時候,這位一旦出馬,定能挑起處處烽火,卻還是轉述道:“兄長昨日聽到議和盟約的時候,就知吳參贊有此番心意,也建議如今不需動彈,先靜觀其變。”

吳用眉頭微揚,搖動羽扇的手都沒停頓,對於那位預判到自己的行為,已經不感到驚奇,詢問道:“那總教頭之意是?”

朱武笑道:“我也不知,兄長向來鎮定,這幾日除了處理燕雲各方面的事務外,就在提審那位兀顏光,對遼國的女真族相當重視,宋遼議和這般大事,他比我們都要淡然處之,想來是早有應對之策了。”

吳用由衷地點點頭:“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如此氣度,上下心中都能安穩啊!”

正在這時,伴隨著輕風拂過,時遷落地無聲地走了進來,見禮之後,到了椅子上坐下,喘了口氣,開始咕嘟咕嘟灌茶。

朱武笑道:“時機密辛苦了,機密營擴招,接下來全靠你們探聽各方情報,以謀大局!”

時遷道:“這點倒不辛苦,杜興是個好幫手,梁山泊裏的宋萬、杜遷、朱貴也都是探聽消息的能手,只是這遼國與中原不同,地廣人稀……”

“燕京是遼國五京裏面的南京,已是最繁華的京師,再往上的中京道,都難安插人了,更別提那上京西京,幸虧段景住在遼國內識得不少商販,等他的人脈用完了,短時間內我都不知該怎麽辦,這才是最煩惱的……”

“兩位參贊給出出主意?”

聽到這位的訴苦,朱武想了想道:“天祚帝禦駕親征,帶上了大部分的親信要員,留下的職權最大的就是‘禦弟大王’耶律得重,現在他剛剛逃回中京道,還和丁閻羅、公孫判官在一起,從盧統領鎮守檀州的局勢來看,恐怕遼國內部政局也是一片混亂,其他的可以先放一放,先聯系上他們獲得關鍵消息,再談其他!”

吳用則想出個法子:“遼國極為崇佛,這燕州和薊州內都有大量的佛教寺院,遇到戰事後,一直在閉寺修行,不願外出,等聯系好丁閻羅和公孫判官,小生陪時機密去廟內走一走,接下來眼線就多了。”

時遷大喜行禮:“多謝兩位參贊!”

兩人起身還禮,正要送時遷離開,就見杜興匆匆走入,來到面前道:“朝廷又派信使來了,被堵在三關處,居然一天之內,足足派了十二批!”

時遷臉色一沉:“看著這些人就煩,早知道就讓他們消失掉,兵荒馬亂的,誰又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