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武後:這個時候立功,是要氣死我麽?(第2/3頁)

薛衲點頭:“有。”

李弘重新看了一遍案錄,見上面描述克制,不偏不倚,不禁沉默下去。

殿內靜悄悄的,心腹臣子眼神交流了片刻,苗神客不願出頭,元萬頃則進言道:“陛下,歷任官員只要不犯錯,維持治下穩定,都是大功一件,周國公親身犯險,緝拿賊人,功勞確實不容抹殺。”

李弘終於開口道:“武承嗣此次確實立下功勞,然其之前遺失魚符,致使吐蕃囚將勃倫贊刃出逃,功過相抵便是……”

元萬頃滿意地坐下,苗神客仔細觀察聖人表情,心中有了數,齊齊高頌:“陛下聖明!”

李弘不是小雞肚腸的人,他對於武氏子確實恨屋及烏,卻也不至於一直盯著不放,如此處置,恰恰是生出了警惕之心。

因為近來每每入太後宮內問安,與武後討論政事,他終究是受其引誘,生出了用太後輔政之心。

武後的能力是關鍵,還有一點原因也不可否認,那就是武氏外戚太過廢物。

後宮掌權,必須要通過外朝來延伸其勢力,最堅定的支持者始終是有著血脈關聯的族人。

所以外戚高官為主,麾下再有著大批官員擁護,就成了歷朝歷代後宮幹政的模式,武後接下來如果從幕後走到台前,也必須這麽做。

而武氏子弟聲名狼藉,又是出了名的廢物,有多少臣子願意依附他們汙了名聲?最後說不定還撈不到好處,如此一來,李弘才敢放心用武後。

可現在武承嗣所為,證明他們居然也能有作用,這就危險了,李弘微微轉過身子,視線望向斜後側,那面掛滿了木牌的屏風。

凝視片刻後,這位聖人目光中的火熱終於消散,注意力完全從屏風上撤回,暗暗地道:

“凡事終究不可操之過急啊!”

……

長生院。

武後揮了揮手,一群太監悄無聲息地退下,她出了大殿,在院內散起步來。

身姿搖曳,精神十足。

武後已經明顯感覺,兒子李弘對她的依賴感逐漸增強。

這完全在她的預料之中,她輔佐李治二十年,很清楚想要當一位明君,需要多麽辛勞。

李治由於權欲心比李世民重的多,許多事情都想一手抓,生怕下面的臣子有欺瞞,一開始的工作量更大,所以才引發了家傳病痛,三十歲不到就開始斷斷續續地生病。

李弘雖然比李治好一些,但他心氣也極高,想要繼太宗高宗之後,開創大唐盛世,準備改制變革,這比起正常治理國家更要辛勞,現在還沒有正式開始,就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了,行事多了幾分急切。

“聖人恐怕自己都沒意識到,恰恰是身體的拖累,讓他更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最大的成效……”

“他需要完全信任的輔政之人,要麽是臣子,要麽是本宮!”

“相比起群臣的各有所求,聖人最終會選擇本宮的!”

武後心中越來越有把握,在院內轉了一圈,最後來到院前,看著那匾額上的長生二字:“這個寓意不錯。”

高太監位於身後伺候,此時也不得不笑道:“太後福壽綿延,定能青春永駐,長命百歲呢……”

對著這等毫無水平的恭維,武後平日裏都是不屑一顧的,此時卻禁不住露出幾分笑意,輕輕撫了撫沒有一根白發的發髻:“都說韶華易逝,本宮卻是沒那麽容易老的!”

高太監雖然心中對這位主子再無半分往日裏的情分,但也不得不承認,武後有底氣說出如此霸氣的話。

又賞了半響花,武後放松完畢,勞逸結合,準備回殿內繼續分析如今的朝局了,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聽到這些太監急促的腳步聲,她的手都忍不住輕輕顫了顫,本能地覺得不妙。

但一想到那道每日礙眼的身影沒了,再加上武氏之前都與通敵賣國扯上關系,難不成還能參與造反?

真要那樣,她第一個跳出來大義滅親。

這般一想,武後冷靜下來,再見到蔡太監在視線中時,發現他臉上並無以往的慌張,反倒是帶著濃濃的喜色,更是定下心來,微笑著訓斥道:“如此急匆匆的作甚,這麽久了,還沉不住氣!”

蔡太監來到面前拜下,先是熟練地抽了自己嘴巴子:“奴該打!該打……但奴實在壓抑不住喜悅,恭喜太後,賀喜太後,好消息啊,周國公立功了!”

武後的微笑逐漸消失:“武承嗣也能立功?到底是怎麽回事?”

蔡太監垂著頭,沒有注意到武後的表情變化,將前朝內探得的第一手情報呈上:“此次周國公立功,連內衛都不得不報上功勞,真是揚眉吐氣!”

“陛下也表示功過相抵,可見對周國公的印象是有所轉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