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臣乞骸骨

如果說是以往的話,就算是尊貴如英國公、成國公這般與國同休的勛貴代表在面對一眾文官集團的時候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

畢竟勛貴集團的權柄早已經在近百年的時間當中被文官集團一點點的給剝奪了七七八八,在朝堂之上幾乎是淪為了擺設。

不過那是以往,隨著那一場數十年來所未有的大勝,做為勛貴一方絕對算得上是這一次大勝的既得利益者,不單單是勛貴之中多出了幾尊軍功赫赫的新晉勛貴來,更是借著這一戰重新掌握了早已經喪失的兵馬大權。

有沒有兵馬大權在手,那說話的底氣自然也就不一樣。

所以說這會兒看著楊廷和、王鏊等一眾文官重臣旗幟鮮明的站出來表示反對的時候,張侖、朱輔二人顯得頗為淡然,一副不慌不忙底氣十足的架勢。

當注意到幾位勛貴看向他們的目光的時候,張侖、朱輔對視一眼,二人知道這個時候他們必須要站出來表明自身的態度。

且不說先前已經同天子達成了默契,就說此番文官集團強烈反對李桓所提出的稅賦改革這點,便是天子沒有表態,他們也必然會選擇為李桓站台。

畢竟如今李桓可以說是他們勛貴集團的代表性人物,只有李桓的地位穩固,那麽他們勛貴集團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但凡是反對李桓,那麽就是他們勛貴集團的敵人。

就見張侖山深吸一口氣,毫不客氣的看向楊廷和道:“楊閣老是不是太過危言聳聽了,攤丁入畝之法乃是利國利民之舉,本公怎麽就沒有看出有什麽禍國殃民之處,怎麽到了諸位口中,明明是利國利民之策,就變成了洪水猛獸一般,莫不是諸位怕此法一旦施行下去,會大損諸位本身的利益吧。”

右都禦史程光乃是新晉的官員,本身也是朝廷的老資格了,畢竟能夠成為都禦史這等清貴的官員,其他不說,至少威望以及在士林之中的影響力那絕對是不容小覷的。

雖然說程光不敢說是門生故吏眾多,但是也是士林之中的名士,影響力絕對不是一般人可比。

此時看著張侖反駁楊廷和,絲毫沒有顧忌張侖貴為英國公的尊貴身份,當即便是毫不客氣的沖著英國公道:“英國公豈不知變法之厲害關系,稍有不慎便是國家動蕩,究竟是楊閣老懂得治國之道還是你英國公懂得,或者說英國公你難道也懂得治國之道嗎?”

說到最後一句話的時候,程光話語之中甚至帶著幾分嘲諷之色,但是其目光卻是投向了李桓。

要說程光這話是沖著張侖的話,倒不如說是沖著李桓而來的。

畢竟在這些文官重臣的眼中,李桓出身於地方衛所軍戶之家,其出身在他們眼中絕對算得上是卑微了,一個區區軍戶出身的黃口小兒不過是僥幸得了天子的寵幸,竟然也敢提出什麽變法。

這要他們這些朝堂之上的重臣如何自處,若然傳揚出去的話,天下間的百姓又該如何看待他們。

李桓不禁眉頭一皺,看著胡子花白的程光隨即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但是言語之間卻是毫不客氣的便道:“難道說程禦史懂治國之道嗎?”

程光聞言當即便捋著胡須,帶著幾分自傲道:“老夫乃是兩榜進士出身,宦海沉浮數十年,輔佐兩代君王,李桓你竟然說本官不懂治國之道,真是荒謬至極。”

李桓反倒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若然程大人深韻治國之道的話,那麽程大人可否告知李某,為何我大明年年國庫空虛,甚至幾次三番需要必須自內庫之中調撥銀錢支援朝廷,這就是諸位的治國之道嗎?”

李桓這話可不單單是沖著程光,更是沖著王鏊、楊廷和等一眾人。

李桓此言一出,不管是王鏊還是楊廷和等官員有一個算一個皆是面色一沉,這絕對算是他們無可否認的一大問題。

既然程光指責李桓、張侖不懂治國之道,那麽李桓便毫不客氣的質問程光等人既然懂得治國之道,那麽為什麽還會導致國庫空虛。

程光一時之間啞口無言,可是看著李桓則是冷哼一聲,長袖一揮道:“黃口小兒,治國之道又豈是你想的那麽簡單,老夫懶得向你解釋。”

看著程光的反應,幾位重臣解釋低下頭去,實在是程光這一番話,水平太低了,簡直是拉低了他們的水平。

果不其然,坐在禦桌之後的朱厚照聽了程光那詞窮之後一番話,眼中忍不住流露出幾分失望之色。

這等無能之輩竟然也能夠躋身於大明高位,真是大明之不幸啊。

渾然不知道自己已經在天子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的程光這會兒正向著天子道:“陛下,臣寧願乞骸骨,也不願意看到李桓這等奸賊禍亂我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