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本欽差要屠了壺裏部(第5/8頁)

也是湯定邦運氣不好,遇上了李桓這位實力高強的欽差,再加上他這位文人中的異類,這要是換做其他的文臣總督、欽差的話,說實話,以湯定邦的實力,突然暴起之下,還真的會被其得逞。

李桓坐在那裏,看著撲向自己的湯定邦,嘴角露出一絲不屑之色,擡手將手中的茶杯一推,頓時茶杯飛出,隨著一聲慘叫,湯定邦再次倒飛出去,重重摔落在地。

幾名總督親兵上前,長刀出鞘,架在了湯定邦的脖頸之間,與此同時,湯順、湯定國幾人也盡數被拿下。

李桓目光掃過一眾人,看了被擒的湯定邦等人,目光落在楊一清身上緩緩開口道“楊總督,可否隨李某私下一敘。”

楊一清聞言眼中露出幾分詫異之色,不過聞言當即便點頭,起身跟著李桓向著邊上的偏廳走了過去。

李桓、楊一清二人走進偏廳之中,而外間的大廳之內一眾官吏還有鄉紳豪強則是一個個面面相覷,看著被拿下的湯家眾人,心中不由生出幾分忐忑來。

尤其是他們不知道這會兒楊一清、李桓這兩位陜地最高的官員私下裏在商議什麽,此番湯家勾結韃靼之事事發,影響之大可想而知,不知道將會有多少人掉帽子,甚至掉腦袋。

其他不提,反正親近湯家的官員怕是不會有什麽好結果,至於說湯家之人就更不要說了,必然會被朝廷斬草除根以儆效尤。

不管這些人心中如何惶恐,如何想,偏廳之中李桓向著楊一清點了點頭,二人落座。

楊一清捋著胡須看向李桓道:“不知李大人有什麽話要同下官說?”

李桓看著楊一清道:“楊總督以為此番湯氏一族勾結韃靼人入寇,劫掠朝廷賑濟糧,要如何處置才好?”

聽李桓提及此事,楊一清神色一正道:“理當抄家滅族,族滅之,如此方可震懾人心,方對得住那因為湯家而身死的數萬百姓。”

李桓眼中閃過一道冷冽之色道:“難道只清算湯家嗎?”

楊一清不由的愣了一下,詫異的道:“當然還要清楚湯家在軍中、地方上的黨羽,這些人皆與湯家同罪,非嚴懲不可昭顯王法昭昭。”

顯然楊一清以為李桓是想要懲治那些同湯家相勾結的官員、豪紳,對於那些官員、豪紳,楊一清同樣是無比厭惡,自然不會給他們說什麽好話。

只是李桓聞言卻是搖了搖頭,看著楊一清道:“楊總督卻是忘了這大案之中的另外一個主角啊。”

楊一清頗為不解的看著李桓,心中思量萬千,卻是實在想不出李桓所指為何!

深吸一口氣,楊一清沖著李桓拱了拱手道:“下官不太明白,還請李大人明言!”

李桓冷冷的道:“韃靼人,韃靼人殺我百姓,入寇我大明疆土,湯家的確是罪該萬死,可是韃靼人一樣罪該萬死。”

楊一清聞言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李桓竟然想要清算韃靼人。

心中一驚,楊一清忍不住豁然擡頭,驚愕的看著李桓顫聲道:“大人你的意思是……”

李桓冷笑道:“湯家伏誅,罪有應得,然而綏德數萬百姓饑寒而死,其中同樣有韃靼人的罪孽,難道就這麽算了不成?眾所周知,本欽差睚眥必報,殺人如麻,對貪官汙吏如此,對這些韃靼人也是一般。”

楊一清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苦笑一聲道:“話是如此說,可是韃靼人如今已經退出長城,回到了草原之上,我們就算是想要為綏德百姓報仇,也是無從報起啊。”

李桓哈哈大笑道:“韃靼人既然逃回了草原,那麽我們便殺入草原,楊總督以為如何?”

哪怕是隱約之間已經猜到了李桓的意思,可是聽到李桓這麽說,楊一清仍然是忍不住用驚駭的目光看著李桓。

大明自宣宗皇帝之後便再也沒有主動踏出過長城,主動針對草原異族發起過攻擊,近數十年來,大明上下在應對從草原異族的時候,完全是處在守勢。

敵來我擋,敵去則朝堂上下皆大歡喜,從沒有人想過如太祖、文宗等幾位帝王一般率領大軍主動出擊,征伐異族。

哪怕是如楊一清這般的一時俊傑之人物,因為受到思維,或者說整個朝堂大環境的影響,也從來沒有想過要主動出擊草原異族。

所以說當聽了李桓的話之後,縱然是以楊一清的心性修為也忍不住用一種驚詫的目光看著李桓。

好一會兒,完全消化了李桓的話,楊一清臉上滿是凝重之色,看著李桓緩緩搖頭道:“非是楊某不想,若是可以的話,楊某也想率領大軍屠了那壺裏部,為綏德數萬百姓報仇雪恨。”

說著楊一清輕嘆一聲道:“可是此等軍國大事,沒有朝廷的調令和旨意的話,下官這三邊總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怕下官也調不動一兵一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