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錦衣當縱馬(第3/3頁)

張永連忙應了一聲道:“奴婢記下了。”

眼見無視,伸展了一下身軀,朱厚照道:“今日休沐,眾卿家都散了吧!”

張永見狀一甩手中拂塵,尖聲道:“起駕,陛下回宮!”

廣場之上,所有人齊齊向著朱厚照的鑾駕拜倒高呼:“臣等恭送陛下!”

目送天子離去,眼看著那宮門關閉,留下來處理那小太監屍身的張永命令兩名小太監尋了草席將之裹住擡走,這才向著李桓道:“李兄弟,咱家就先告退了。”

李桓拱了拱手道:“張老哥走好!”

李桓眼下可是正受天子看重,張永同李桓也沒有什麽嫌隙,自然想同李桓搞好關系,這會兒聽李桓稱呼他為老哥,登時讓張永咯咯一笑道:“好,以後咱哥兩多走動一二,若是有什麽事,盡管來尋老哥!”

看著李桓還有張永,一個外臣,一個內官這麽明目張膽的結交,絲毫沒有避諱的意思,只看的不少官員皺眉不已。

許多官員這半天如坐過山車一般,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四十開外的人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不得年輕,跪了大半天,又擔驚受怕了半天,這會兒天子離去,皆是松了一口氣,頓覺疲憊不堪。

一眾官員三三兩兩的離去,李桓命令手下拿了史浩,正準備離去之時,內閣閣臣楊廷和似有意似無意行至李桓近旁道:“李僉事,老夫這麽稱呼你,可以吧!”

李桓身上的官職一個是錦衣衛指揮同知,從三品,一個是都指揮僉事,正三品,楊廷和稱呼他一聲僉事倒也正常。

見是楊廷和這位內閣閣臣,李桓拱手一禮道:“閣老說笑了,不知閣老有何指教!”

楊廷和微微笑道:“李僉事這般年紀便得陛下如此看重,將來必然是前途不可限量,楊某看李僉事方才同那張永似乎有些過於親近了,自古外臣結交內臣便是大忌,老夫多嘴一句,李僉事莫怪我多事才好。”

李桓不禁有些驚訝,楊廷和這分明是在向自己示好啊,雖不清楚楊廷和想要幹什麽,不過李桓卻是不卑不亢的拱手道:“李桓少不經事,多謝閣老關愛了,以後定會多加注意。”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投來善意,自己總不能見人便懟吧,場面話誰都會說,反正聽不聽,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見李桓態度不錯,楊廷和微微點了點頭,捋著胡須笑道:“李僉事心中有數便好,楊某也不打擾李僉事了。”

說著楊廷和長身而去,看著楊廷和那挺拔的背影,一身朱紫袍服,當真是風姿絕倫,無愧一代閣臣之風範。

李桓不禁沉吟,對於這位閣老,李桓可不敢等閑視之。

楊廷和乃成化朝七年會試上榜,年僅十二歲,可謂是大明朝最年輕的舉人,十九歲便進士及第,入翰林院,弘治二年升翰林修撰,參與編撰《憲宗實錄》,弘治四年升任翰林侍讀,次年升經筵講官,弘治八年被選為太子侍讀,侍奉太子朱厚照。

弘治十一年住處順天府鄉試,十五年《大明會典》修成,被破格升任左春坊大學士,充日講官,十八年奉命主持會試。

朱厚照即位,楊廷和升任詹事府少詹事,為《孝宗實錄》副總裁,正德二年升任東閣大學士,專掌誥命起草。

未來這位更是平步青雲,一路高升,成為百官第一人的內閣首輔,及至後來正德駕崩,楊廷和更是權柄滔天,選立朱厚熜為帝,雖後因大禮儀之爭被嘉靖帝貶為庶民,可是縱橫朝野近四十年,選立天子,兩任首輔,堪稱位極人臣,放眼大明,能與之相媲美者,可謂寥寥。

不過正德之死,頗有蹊蹺,可為一大謎團,然野史,正史記載,似乎皆指向當時大明朝堂第一人,內閣首輔楊廷和。

李桓在思索楊廷和的時候便自然而然記起了前世所看到的關於正德皇帝與楊廷和之間的種種傳聞。

一旁的馬鳴看到李桓盯著楊廷和遠去的背影出神不禁低聲道:“大人,這位楊閣老看上去倒是個好說話的!”

聽了馬鳴的話,李桓差點忍不住笑了起來。

說楊廷和是個好說話的,這可真是天大的笑話,能夠宦海沉浮數十年不倒平步青雲之上,如今更是貴為內閣閣老,要真的是一個好說話的老好人的話,在這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上,怕是早就被人攻訐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拍了拍馬鳴的肩膀,李桓道:“行了,趕緊招呼弟兄們,將人犯押入詔獄。”

馬鳴一聲呼喝,頓時一眾錦衣衛收隊,李桓翻身上馬,而一眾錦衣衛則是排著整齊的隊列緊隨李桓。

還沒有走遠的一眾官員聽得身後傳來的動靜下意識的回頭看去,就見到李桓率領著一隊錦衣衛縱馬而來,幾乎是本能的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