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淑寧卻賞如今皇上登基,奉您為聖母皇……(第3/4頁)

她家大外甥冷笑,言說祖宗自己就是打破規矩的好手。

否則的話,如今他們還叫女真,還跟明朝廷稱臣納貢,艱難求生呢。也不會以十三副鎧甲起家,經過數代辛勤累積,擁有如此瑰麗江山。

硬懟得阿靈阿啞口無言。

最後還是大阿哥弘暉站了出來,率先表示對這個提議的贊成。雖說這國夫人封號自大清以來前所未有,可同樣的,大清也未出過如清國夫人這般利國利民的外命婦啊!

別的不說,就是她當年伺候召聖太皇太後有功,給今上伺疾、幾度陪著皇後生產,救他這個大阿哥於危難的功績,就足以讓皇室感恩。

土豆與辣椒的發現與推廣,更讓全大清都受益。奶粉、毛線等,不但改善了蒙古牧民收益,減輕了朝廷負擔,還讓蒙古和朝廷取得了更深層次的緊密聯系,真·利國利民。

更別說,她還給大清添了四個棟梁之材呢。

如此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若都不能破格封賞,那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是不是都應該給朝廷打白工了?

一言問得所有人心塞塞,再不敢提半點反對之語。

就怕大阿哥嘲諷一開,接著就給他們一個個都扣上屍位素餐的大帽子。畢竟細細算來,他們之中除了屈指可數的那幾個文臣武將外,還真沒人敢說自己畢生貢獻可堪與淑寧相提並論的。

此事就在他們父子兩個一唱一和之間門,迅速通過並確定了下來。

然後弘暉親自往一等公府頒旨,也沒用設香案,也沒用闔府跪拜的,那孩子就把聖旨交到了她手裏。

淑寧拒絕,小夥子就笑眯眯攤手:“皇阿瑪舌戰群儒,費盡千辛萬苦才給姨祖母爭取來的,你若是拒絕,豈不是傷了他一片孝心嗎?而且,聖旨既出,再無更改。就算是為了維護皇阿瑪威嚴,您也得接下不是?”

幾句話就堵住了淑寧的所有拒絕之詞,讓她成了天子底下第一號的清國夫人。

加國號於前,穿親王福晉同樣朝袍,享受郡王級別待遇。

長生天啊,要知道這年月就算是皇後所出的固倫公主下降外藩,一年也不過一千兩銀,俸緞三十匹罷了。

得知自己待遇的同時,淑寧就以為這人生到達了巔峰。

結果,太後姐姐將她召進宮中,要把昨日誠親王才歷盡千辛萬苦,嘴皮子都快磨破才終於獻上的熙春園轉給她?

哎喲喂。

夢裏頭,三阿哥允祉雖然第一個就對雍正下跪,承認了他的帝位,卻也依舊沒有逃過被秋後算賬的命運。

剛即位沒多久,就把他發配去守皇陵。

發牢騷,被人告發?狠狠訓斥。被禦史彈劾接受,賄賂有辱皇室尊嚴?調查都免了,直接以無禮為由廢了親王爵位,把他家兒子弘晟囚禁在宗人府。

兜兜轉轉,好不容易恢復親王爵位,又因為怡親王喪禮上哭的不夠傷心,沒有半點兄弟之意。被狠狠罵了一頓,被奪去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一直到死。

而他那精心打造,一度引以為傲,連康熙都誇獎不休的熙春園自然而然也被罰沒,成為了圓明五園之一。

響當當的皇家園林。

而現在,她家太後姐姐要把那園子賜給她?

咳咳,那帶地契式的暫時托付跟直接賜園並沒有絲毫差別好嗎?只不過是過明路與未過明路罷了。

淑寧趕緊把頭搖成撥浪鼓:“太後您的一番疼愛之心,妹妹心領了,但這個園子我可是真不能要。是是是,您自來與我姐妹情深,恨不得能與我分享一切,是這世上最疼妹妹的人,比我們家阿大人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越是這樣,妹妹才越不能得寸進尺,又得為姐姐考量不是麽?”

淑寧輕笑,眉眼中滿是真誠親近:“世人都說妹妹生來福澤深厚,簡直事事順遂。但在妹妹看來,自己所有一切泰半源自於姐姐。因為姐姐爭氣,妹妹才能沾光被擡旗。姐姐提前求過皇上,妹妹才能嫁到鈕祜祿氏,得這樁良緣,有如今福祉……”

再一次細數自己這麽些年所得到的一切之後,淑寧才鄭重而言。說自己學識淺薄,但也曾遍觀史書。發現所有能夠善終,並且受世人贊譽的太後都不如何插手政務,只一心一意地享受自己的勝利果實。

姐姐能從區區官女子到如今當朝太後,其中吃過的苦、受過的委屈,怕是如山高、似海深。

如今皇上登基,奉您為聖母皇太後。

您啊,就該舒舒服服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可莫再惦著她這個都快能當烏庫媽媽的妹妹了。

鈕祜祿氏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早就鼎盛已極。也就是今上英明,才能容得下她們家這又是國夫人、又是郡王,又是一等公的,再無須姐姐人在深宮還多番為她謀劃。

這熙春園什麽的,不妨轉贈給皇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