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淑寧卻賞如今皇上登基,奉您為聖母皇……(第2/4頁)

本是安撫兒子之語,可聽在允祉耳朵裏卻讓他越發緊張。

畢竟老四惜才,可……

就算他再怎麽不願承認,但在上陣殺敵與務實辦事上,他也確實與那倆相去甚遠。

所以還是得明哲保身,表現出順服的態度來。

於是乎,在太後已經明言不辦的生辰日,就收到了來自於誠親王的超級大禮──熙春園。

壓過今上圓明園,成為當初先帝賞玩最多、用膳次數最多的皇子園林。就這麽被其主人當成禮物,連地契與其中物品名錄一道,送到了太後的寧壽宮。

這禮重得,連太後都有些遭不住,連說孝心領了,園子大可不必。

允祉等啊等,就等著這一天將自家這燙手山芋徹底扔出去呢,哪裏容得拒絕?

當即雙膝跪地:“皇額娘既然知道是兒子一片孝心,就千萬領受了吧!你若不喜,留著作為賞賜也是極好的,就當幫兒子個忙唄。”

“幫忙?這說法倒有些新鮮。”太後微笑,一臉的願聞其詳。

允祉還能怎麽辦呢?

只能含笑批評自己,說自己的不是。當年因為辦差得力,跟那時還是四阿哥的今上分別被賜了塊地建園子。他見了熙春園,今上建了圓明園。

今上兢兢業業處理自己份內之事,只在閑暇之余才看著些園林建設。他卻虛榮心重,想著被皇阿瑪誇獎。於是本末倒置,疏忽了古今圖書集成的編纂。

以至於耗時經年,經歷康熙雍正兩朝,這書還沒有完成。

被皇上這麽一提醒,他才醍醐灌頂,意識到自己本末倒置到了什麽程度。於是痛定思痛間門,決定將那‘罪魁禍首’送出,日後只一心編書,爭取早日完成任務雲雲。

語氣那叫一個真誠,態度那叫一個堅決。

三請三讓,太後才將目光看向了自家好大兒。見他微微頷首,滿是全憑皇額娘您如何處理的樣子,才略顯無奈地點了點頭。

可把允祉給歡喜的喲,當即連連道謝。

仿佛自己送出去的不是什麽斥資數萬甚至十數萬兩,花費數年光陰才建造成的皇子花園,而是什麽燙手山芋般。

讓太後回頭跟皇上說起這事兒的時候,都不免嘆息:“可憐見兒的,他這是杯弓蛇影了呀!皇上素有容人之量,連老大和老八都能不計前嫌的重用著,想來也不缺他一個。若不妨礙,不如給他顆定心丸?”

本來也打算這麽做的雍正含笑點頭:“皇額娘都這麽說了,兒子是沒有不從的。”

太後笑,趕緊誇贊了幾句。然後才略有些為難地道:“那孩子倒是一片孝心,不過哀家深居宮中,等閑不得出,哪用得上什麽園子呢?這麽好的東西在我這兒,倒是有些明珠暗投了。不知道……”

太後沉吟,似乎有些難以啟齒的樣子。

雍正只笑:“皇額娘有什麽想法但說無妨,你我母子之間門無需這般生疏客套。您盡管說來,若可以的,兒子自然無不照辦。”

言下之意便是不行的,您說了也沒用。

這直白的,讓太後都有些繃不住臉上的笑容了。但是母子多年生疏,如今能就這般坐下來有商有量的氛圍都已經超出她預期了。

因此上,太後倒也不計較。只說這園子能不能在她手上些時日,等著自家妹子六十大壽的時候再賜與她?

現在麽,她實在喜歡這園子,也珍惜誠親王這份孝順之心。

故而雖瞧不見、用不上,但也分外惦念著。特意托自家妹子有事沒事的,多多看顧幾分。當然說是看顧,實則她是要把地契都第一時間門托付過去的。

娘倆都英雄所見略同了,雍正還能有什麽好反對的呢?

次日,太後就召見了淑寧,表達了自己的托付之意與皇上的贊同之心。

淑寧瞠目,好一陣兒才消化了自己所聽到的。

娘嘞!

前頭大外甥悄咪咪地一番折騰,聖旨直接下到了一等公府,又是封國夫人、又是給郡王級待遇的,都已經讓她成為了大清有史以來第一人。

待遇甚至超過皇太後。

畢竟單算俸銀的話,太後一年也只有黃金二十兩,白銀兩千兩罷了。加在一起,只有四千兩銀。而她有五千兩年俸,還有五千斛祿米。

這個提議一出,當時就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自家阿大人和兒子們火速跪下,齊齊勸皇上三思。

此例萬萬不能開,規矩不能破雲雲。

氣得皇上當場咬牙:“連你們都覺得,姨母不堪有如此待遇嗎?”

那敢說是,你們就死定了的眼神讓整個朝堂都為之一寂。偏她家阿大人悍不畏死,直接點頭,言說自家福晉確實勞苦功高,為朝廷,為皇室做出不少卓越貢獻。

可她當時非秉承建功立業之心,自然也無需這些身外之物的獎賞。更不願意皇上因為她之故,壞了祖宗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