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國夫人雍正皺眉,真是越想越替自家姨……(第3/4頁)

好家夥剛夠了小選的年紀,她就封妃,福澤家人,淑寧那丫頭就成了正經的八旗秀女。

當時她正懷著七公主,那小赫舍裏氏為打擊異己,穩固廢太子的儲君之位。而有意將淑寧弄進宮來惡心她,結果誤打誤撞的還讓當時的皇貴妃佟佳氏當了回紅娘。

區區包衣參領之女就嫁了著族大姓的鈕祜祿氏七公子,未等成婚,法喀就犯了事兒……

這一路走來,簡直順風順水到讓人羨慕嫉妒恨。

一度京城閨秀學廚藝成風,誰不想擁有幾分她那樣的好運道?

因此上,雍正這委屈二字一出,即便身為親姐,太後都有些恍恍惚惚,懷疑他這到底是中了什麽蠱。

雍正正色:“皇額娘這話說的不對啊!虎威弟弟雖然被兒子封為冠勇郡王,虎團也被皇考封為靖遠公,可那也都是他們兄弟真刀真槍,一點一點拼出來的呀!”

滅國之功。

從大清建國至今,又有多少個滅國之功?

而姨父那個一等公,難道不是額亦都、孝昭仁皇後等的遺澤麽?算算,跟姨母一點關系都沒有。她為大清、為皇室所做的一切,根本沒有給予應有的褒獎。

原本還有些不以為然的太後雙眉漸漸皺起:“以往都說夫貴妻榮,母以子貴,哀家還真沒有細想這些。如今聽皇上這麽一分析,你姨母確實有些委屈了。”

那你以後再款待她幾分、多些賞賜的後話還沒有說完,太後就見一張明黃的聖旨遞過來。

“功必獎,過必罰,如此才能天下晏然,朝野認可。既然皇額娘也覺得姨母實在委屈了些,不如咱們娘倆合計合計,該怎麽給她補償吧!”

萬不能讓她堂堂皇上姨母,還沒有區區乳母來得風光吧?

太後:!!!

雖然但是,皇上你再這麽封下去,不怕朝臣們瘋了麽?

知道的是你姨甥情深,不忍自家姨母再向誰卑躬屈膝,跪來跪去。不知道的,還以為你要把他們一家子架在火上烤呢。

隨著跟生母接觸日多,雍正已經漸漸明白她這明明是關心之語卻說不出入耳話的別扭了。

即便皇考在時,德妃娘娘最是溫柔知大體,特別能體上意。

可誰讓她是自家生母,自己是她所出呢?

雍正搖頭失笑:“皇額娘放心,早在兒子登基之前就已經跟姨父有了默契。等給姨母封完了國夫人,他老人家再上告老折子,兒子便會允許。”

到時候,朝中文武大臣不但不會反對,還沒準默默為姨父鞠一把同情淚。

一朝君子一朝臣。

新官上任三把火,誰能想到,這第一把還就點在戰功赫赫的鳳巢之家呢?可憐的阿大人喲,這回是作死真死了,年紀輕輕便光榮致仕雲雲。

哀婉嘆息的同時,一個個的還都得緊好了皮子。

免得新皇不講舊情,直接把他們攆回家去跟阿大人作伴。

連太後心下都是一凜:“這,這樣的嗎?倒也好。你姨父一直盼著告老,好帶著你姨母遊歷大好河山,享盡天下美食。若皇上能夠允許,他也算求仁得仁。不過國夫人?咱們大清有這個爵位嗎?唔,哀家還琢磨著,皇帝的舅舅叫國舅,那皇帝的姨母就得叫國姨,委實不怎麽好聽呢。”

雍正笑,大清確實沒有國夫人的先例,可以往先帝也都沒有他這麽個處處體貼、至情至性的姨母啊。

倒是武周時,武則天臨朝稱制,大肆捕殺李唐皇族。連兒子李顯、李旦的後宮也沒放過。唐玄宗的生母竇良娣太子妃劉氏、孺人唐氏、崔氏等一並被扣上巫蠱詛咒的罪名後遇害。

竇良娣早逝,年幼的李隆基無人撫養。其姨母竇淑挺身而出,親自將這個外甥撫養教導在自己膝下。唐玄宗李隆基一直感恩在心,登基之後,立即就將姨母鬥書冊封為國夫人。連她的幾個兒子,也都悉數得到重用……

就是看到了這則記載,雍正才決定將自家姨母也封為國夫人。

加國號清字於其上。

較以往朝代那國公之母或者妻的一品不同,雍正給自家姨母所封的清國夫人乃是超品。除了太後、帝後與皇上親封的太子外,再沒有任何人能讓她屈膝。

準按親王福晉吉服款識制作吉服、朝袍,如郡王食俸。除此之外,皇上還琢磨著要給自家姨母賜園。想著先帝在時,曾賜地與他跟誠親王分別建園。

如今圓明園尚在,先帝卻已經……

為緬懷哀思,他日後肯定會再好生建造圓明園。為往來便利故,擬在附近也給自家姨母賜塊地。好生孝敬她老人家,不虧多年她不顧時疫風險自請照顧他之情。

跟圓明園附近,那不就是他的熙春園麽?

已經因古今圖書集成編纂日久,被勒令加速的胤祉:!!!

仿佛看到帝王獰笑,在對他說拿來吧,別逼著朕動武!向來最識時務,連淑寧夢中都第一個向雍正下跪的允祉猛地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