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國夫人雍正皺眉,真是越想越替自家姨……(第2/4頁)

原本還想使點小絆子,讓他老人家徹底走不成的虎威:……

突然遲疑,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自私了?

阿瑪幼年喪父,以至於爵位旁落。阿瑪小小的人兒就被瑪嬤整日裏敦促著,認真學文學武,一刻也不曾懈怠。

屬於膏粱子弟的錦繡繁華、鶯歌燕舞,他什麽都沒有。

只有三更燈火五更雞,聽不完的訓斥,挨不完的戒尺。還有與承爵異母兄弟之間永不停歇的攀比、爭鬥,甚至互相算計。

十幾歲考生一等侍衛,十七歲被賜婚、承爵、被先帝提拔重用。兢兢業業到如今,從未有絲毫懈怠。

可算如今塵埃落定,孩子們都有了出息。

他想激流勇退,跟額娘過些閑雲野鶴的松散日子,好像……也沒什麽過分?

知道他這想法的格佛賀橫眉立目,甚至忍不住狠狠掐了他一把:“這怎麽就過分了呢?怎麽就過分了?阿瑪額娘為咱們操心了一輩子,如今終於可以卸下重擔,好好歇一歇,過上幾天屬於自己的日子。你當兒子的不說幫他老人家掃平障礙,還要從中使絆子嗎?”

那敢說是,你就死定了的小眼神,簡直盡得她家婆婆真傳。

跟自家阿瑪一樣,也對睡書房無感的虎威趕緊把頭搖成撥浪鼓:“沒有沒有,真的沒有,福晉你誤會了。為夫明兒就與皇上說,請他通融好不好?”

格佛賀冷笑,表示好話什麽的她都已經聽多了,如今只看實際行動。

冠勇郡王還能怎麽著?

只好積極行動唄。

翌日下了早朝,再往養心殿求見的時候就提及了這個。

雍正詫異:“我還以為封後大典完成,姨父會迫不及待。再沒想到,會是虎威弟弟裏第一個過來。”

虎威揉了揉自己還隱隱作痛的胳膊,給了他一個你以為我想啊的眼神。

繼而長長嘆息:“不瞞皇上,臣其實並不想的。畢竟家父告老之後,想帶著額娘一道去品美食、賞美景的想法從未曾遮掩過。可……”

“可不怕皇上笑話,臣就是個戀家、戀額娘的。恨不得天下太平,再用不上武將出征。讓我能時時刻刻守在家中,陪伴額娘身側。”

誰不是呢?

雍正本人也想趕緊處理好朝政,能略有閑暇,常往一等公府跑兩趟呢。

所以他才遲遲不肯讓自家姨父告老啊!

一是舍不得他這個能臣,二也是舍不得遠離自家姨母。

現在他就有點不明白了,何以弟弟同樣舍不得,卻還是忍著不舍來自己面前當說客。

虎威能說自己是被福晉掐到茅塞頓開嗎?

果斷不能啊。

只說阿瑪心疼自家額娘從舉哀到尊太後儀、冊皇後儀、封妃、封公主等禮儀上,簡直一路跪過來,膝蓋都要出繭子了。

這一等公福晉還是頗多約束,不如閑雲野鶴自在。

額娘連連點頭,也對阿瑪退休之後的生活充滿期待。甚至言說等他告老成功之後,老夫妻兩個就結伴同行賞美景、品美食、寫遊記,做大清版的徐霞客夫婦。

他這當兒子的瞧了心中感念,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過自私了。阿瑪辛苦多年,一直如繃緊的弓弦,也該歇歇了。

畢竟他老人家瞧著身強體壯,實際上也有了些春秋。

五十五年的時候,還重病過,差點就……

撒手人寰四字充滿了不祥,虎威抿了抿嘴,到底沒說出口。

但他相信自己的用心,他哥能懂。

可事實上,他感嘆半晌,他哥只注意到自家姨母從舉哀一直到封妃、封公主等,跪來跪去,跪得膝蓋都快出繭子了。

再想想如此辛苦,姨母還要幫他安撫生母。

從中來回傳話,幫他理清了生母為何不願遷宮、不願意受太後封號的原因。裏外勸合著,沒讓他和生母因為這些小齟齬生出大矛盾來。

可以說勞苦功高,貢獻多多。

早些年,她還侍奉過太皇太後,身上太醫都大搖其頭,說隨時可能不測的太皇太後多活了數月。發現土豆辣椒等的食用價值,促進大清跟蒙古各部之間的聯系。

救過弘暉、救過他,和諧他與皇後、太後的關系。可以說不管是對皇家還是對社稷,姨母對曾居功至偉。

可細算起來,除了些個賞賜外物,自己與皇家給予她的卻太少太少。

最多也就是皇阿瑪賞過她倆雲騎尉的銜兒,還被表弟們承了。

落在姨母身上的,除了那些金銀賞賜之外,竟再也沒什麽了。先帝的乳母還被封為奉聖夫人,賜陪葬皇陵呢。

皇考在時,巡幸江南時還要去探望下自己乳母,給予諸多賞賜。

自家姨母卻……

雍正皺眉,真是越想越替自家姨母委屈的慌。

太後瞠目,滿臉茫然:“委,委屈?鈕祜祿氏一門三公,不對,現在已經是一個郡王,兩個公了。就算當年佟佳氏號稱佟半朝,也沒煊赫到如此程度。你姨母作為鈕祜祿氏的老封君,哪個提起來不得說一聲有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