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仁慶皇太後太後尊號,諸王改名(第2/4頁)

寶金連連道謝,心中高高對自家阿瑪豎起大拇指:太厲害了呀,竟把皇上反應猜了個準準的。

果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阿瑪在,才有人為他撥開心中迷霧,指引前進方向,他要好好孝敬自家阿瑪。讓他老人家益壽延年,長命百歲。

於是孝順兒子衣不解帶,日日侍奉在阿瑪面前。

仔仔細細盯著他一天三碗藥。

屬於老莊親王的報應來了。為何?因為他那老搭档、新皇上也是個促狹的。雖沒有追究他這個謊報病情的罪過,還賜藥安撫。

可那滋補藥材雖然效果決定,卻一個比一個更難喝。

一天下來,他整個人都麻了。

偏偏寶貝金兒子看得緊,丁點兒作弊的機會都不給。讓老莊親王私下扼腕,言說以後裝什麽都不裝病了。

可把阿靈阿給樂的,都要忍不住往宮中給皇上奉上幾個彩虹屁了。

有獎有罰,厲害厲害。

可惜自打皇帝說到做到,真親奉大行皇帝往山陵,很是哀傷痛哭了一陣,終於除服。皇上就因為連日辛勞,哀毀太過而有些風寒。

正積極養病中,相關政務還是十三爺、他們父子與馬齊管著呢。

生讓阿大人的辭職計劃再度擱淺,可把他郁悶的喲。

直嘆自己生不逢時。

聽得虎威嘴角狂抽,再沒忍住問了句:“就晚那麽兩天而已,阿瑪您至於的嗎?”

“晚那麽兩天?呵呵。”阿大人冷笑:“大行皇帝崩於冬月十三,持服一十七日,再耽擱幾天下來早就封璽了,最快也要過了明年正月十五。”

何止晚幾天?

這分明是晚一年!

虎威:……

趕緊離開,深藏功與名,絕不讓自家阿瑪知道這主意還是他給他哥出的。否則的話,他極有可能在要當上祖父的年紀吃著來自老阿瑪的竹筍炒肉啊!

為了他哥的皇帝安穩,虎威覺得自己真的付出許多。而現在,他要為了他哥的母子感情找自家額娘求援了。

哈?

淑寧驚訝:“太後又拒絕了封號?”

“可不麽!”虎威搖頭,一句我這姨母可沒有哥的姨母好,實在略有些作到了嗓子眼,硬是沒敢說出口。只道前頭皇上提議給太後上尊號,太後言說大行皇帝還未就山陵,她不忍這麽快就接受尊號。

如今大行皇帝已經發引,太後卻還是屢次三番不肯接納。

有前頭那個遷宮之事的例子在,虎威就不免想求教自家額娘。請淑寧親自往宮中走一趟,看看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

對此,淑寧也有萬千推測。可萬萬沒想到,到了寧壽宮,未等她提及這茬兒,她那太後嫡姐就先嘆了。

原來呀,這其中原因有一。

一為禮節,一為不喜。

謙虛素來是國人美德,總講究個三請三讓,再不會初初提起便欣然應允,好像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不但她,就算先帝生母、嫡母、老祖母,每個都卻過封號。

先帝在時,群臣還上表請加過許多次徽號,然後被拒了呢。

她這幾度拒絕實屬常規操作。

而另一番,則是新皇擬給先帝上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之號。言其仁孝性成,智勇天錫。早成大業,勤政愛民。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為人君,止於仁。

其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

於是便也稱仁皇帝,給她選這徽號也帶了個仁字,叫仁壽。

“寓意可能很好吧,但是……”太後皺眉,言說自己甫一聽到,就想起人與獸,心裏怪不得勁兒的。

這展開,別說淑寧了,就是雍正也萬萬沒想到啊。

知道標準答案之後,他這點小風寒都好了。直接往寧壽宮拜見:“皇額娘若覺得哪裏有什麽不妥,就直接與兒子說好了,何必……”

何必這般固辭,非讓人猜猜猜的後話還沒說完,太後便也惱了:“皇上若有什麽想要知道的,養心殿離著寧壽宮也不遠,你盡可以來問哀家。何苦這寒冬臘月的,還非折騰著你姨母進宮一趟呢?”

全程旁觀的淑寧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來:“哎喲喂,你們這可真不愧是親娘倆。但凡誰要先長個嘴呢,也不至於我跟著左右傳話,冒著這般寒風地往宮裏跑了……”

好一番念叨之後,她還不偏不倚地給了母子倆每人一個大白眼。

太後訕笑,雍正更直接拱手道歉。

蘇培盛驚呆,駭然發現一等公阿靈阿福晉才是這天底下最能耐的女子。不但在太後和皇上面前左右逢源,來回傳話而不被責備,反而被這兩尊大佛深深感激著。

太後都不敢在她面前使小性兒,皇上都得好聲好氣哄著。

正琢磨著呢,大阿哥弘暉過來。上前就先給這位福晉行了一禮:“弘暉給姨祖母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