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遷宮事諸妃積極勸說,都想出宮往兒子……(第2/4頁)

夢中,這位爺在康熙年就沒怎麽得好。到了雍正年,先被封為廉親王,後遭秋後算賬。直接被削爵囚禁,除宗籍,改名阿其那。

擁有這麽兩個兒子的惠妃還想討得好去?

現實中,這兩位雖然都及時回頭是岸,且有功於朝廷。聽說皇上開恩,擬準許成年皇子接其生母回府孝敬之後,哥倆就搶了起來,讓惠太妃變成香餑餑。可無奈,貴妃之位不是大白菜,貴太妃職位也不是。

只有兩個名銜之下,她爭不過有天然優勢的小佟佳氏,也比不得兒子們都大有出息的宜妃。

唯有求神拜佛,保佑那傳言是真的。

比起留在宮中給太後晨昏定省,誰不想著往兒子府中做寶塔尖兒,被兒子兒媳孝順著、享受下含飴弄孫的樂趣呢?

她積極,宜妃就更踴躍。

沒辦法,大兒媳婦廚藝超群,也就比淑寧差那麽一點點。性格也溫柔又孝順,將老五那個沒等著娶妻就先立了側福晉有了側室子的混賬給籠絡得回心轉意。

如今,府中上下和和睦睦,團團圓圓。早早就準備好了最大、最好的院子,但等著她入住呢。

小兒媳婦雖不如大兒媳體貼,但也是個好的。

積極參與海貿的老九什麽都不多,就是銀子多。早嚷嚷著正好他郡王變親王,府邸規格也能大許多。若是皇上同意,他就趕緊搜羅能工巧匠。隨著額娘心思,給建造幾個合心合意的大院子。

不錯,就是幾個。

跟暢春園似的,按照四時風景來,也可依著江南塞北的各地風情。

總之,三十萬打底,上不封頂。寧可豪擲數百萬兩,也要買額娘一個舒心暢意。

這誰遭得住呢?

各家王府忙得歡,不管福晉們怎麽想的,當兒子的卻都有一個算一個,想要把關在宮中大半輩子的額娘接回府中孝順。

宮妃們也都翹首期盼著。

知道是太後娘娘舍不得自己的永和宮,遲遲未肯遷宮擋住了她們奔向幸福的腳步之後,永和宮可就忙碌起來了。

每日舉哀之後,各位妃主子們你方唱罷我登場。

那勁頭,比當年在康熙面前爭寵都足。

好像太後不趕緊遷宮就罔顧了皇上皇後的一番美意,也阻擋了她們所有人的幸福般。

那個迫不及待勁兒哦。

讓太後連連搖頭,忍不住跟淑寧撇嘴:“就沖著她們這德行,哀家就忍不住想再拖些時日。”

淑寧一雙杏眼瞪圓:這,這還適得其反了?

長生天啊!

早知道會是這樣,她就不袖手旁觀,妄想著他山之石真能攻玉了。

眼見著親妹妹不但沒有出聲附和,還略帶驚恐,隱隱有些後悔的樣子。太後就不由皺眉:“你們啊!我又沒說不搬,只是……”

太後目光環視一周,心中滿是愴然:“我從康熙十八年十月十三被冊為德嬪起,就住在這永和宮中。在這裏生下了小六,失去了小六。也生下了皇七女,失去了皇七女。後來的兩位公主和十四,都是生於永和宮。整整四十三年光陰,這永和宮承載了我半輩子喜怒哀樂,就像我的家一樣。”

平時不以為然,真要搬離了,卻又萬千不舍。

仿佛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帶著別樣的親切。

想到那個名為祚,聰慧又可愛,白白嫩嫩都已經養到六歲的兒子,德妃就不免潸然。

她若離開了,這永和宮該會住進一個或者數個嬪妃。一應裝飾擺設等都會隨之改動,就再也瞧不見曾經跟小六一起種下的花樹、一起走過的路了吧?

可妹妹和大家夥說的都對,身為太後,就是該從皇帝後宮中搬出來。

到自己該到的處所去。

皇帝至賢至孝,一定會好生孝敬自己這個生母的。

淑寧詫異,再也沒有想到嫡姐遲遲不肯遷宮的原因竟在於此。跟皇上和皇後一說,皇上也愕然。接著便起身與她行禮:“多虧姨母細致體貼,否則的話外甥和皇後還不知她究竟為何遲疑呢。”

淑寧趕緊閃身躲過:“皇上這可就折煞臣婦了,您如今已經榮登九五,為大清國君,豈可再向臣婦行禮?”

雍正正色:“不管胤禛是光頭阿哥、雍郡王、雍親王還是雍正皇帝,姨母對外甥之心都始終沒變過,外甥自然也敬姨母如往昔。行個禮又怎麽了?這麽些年,姨母對外甥所有的關心愛護,外甥都謹記於心,且圖報效呢。”

淑寧連呼使不得,這太逾越了。

胤禛就當著她的面兒抹眼睛:“都說皇家沒有親情,當了皇上的更注定是孤家寡人。外甥起初還不服,結果竟連姨母都要與我疏遠了……”

淑寧震驚,她何德何能,竟讓一國之君為自己流淚呀?

趕緊連說帶勸,反復保證自己絕沒有跟他疏遠之心。只是禮儀規矩如此,不好太過逾越。免得自己生了嬌驕二氣不說,還給禦史言官找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