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康熙彌留可誰料想著,十一日才略有好……(第2/4頁)

胤禔長長一嘆,臉上滿是擔憂。

畢竟當年他曾得過上天預警,那夢裏頭,皇阿瑪的年號就用到了康熙六十一年。當時他只想著自己那一堆一塊,未曾深思。

如今想來,會不會……六十一年就已經是整個康熙朝了?

胤禔滿心忐忑。

雖然他這輩子拍了太多龍屁,大部分都有誇張甚至虛假的部分。可自從確定自己與皇位無緣之後,那句希望皇阿瑪長命百歲絕對是真的。

四弟再好,也只有當阿瑪的才會無限縱容、寵愛自家兒子。

其余皇子也與他的心思差不多,真心真意地盼著康熙能平安渡過此劫。真有康熙七十年、八十年。

可惜天不遂人願。

盡管太醫盡心竭力,湯藥喝不下去就改藥丸,或者外敷、甚至藥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康熙的燒給成功降下來了。

但連番嘔吐加上那猛烈的高燒,還是讓他精神倦怠,提不起半分食欲來。

哪怕是虎威生怕自家額娘一把年紀被連累,主動毛遂自薦。一日餐,仔仔細細地伺候著。康熙也依舊興致缺缺,勉強用上幾筷子,還會加倍吐出來。

瞧著就極度痛苦。

用不得藥又食不下咽的,再加上他那個如風中燭火般,隨時可能熄滅的破敗身子。

情況可不就急轉直下嗎?

只五日光景,他那臉上自胤礽過世至今好不容易養出來的一絲絲肉又都悉數瘦沒,連起床更衣都變成了件極為艱難的事情。

這下不用太醫說,眾人心中也約莫有數。

偏趕著日近冬至,按制,皇上應該提前天就往齋宮齋戒,然後再舉行祭天大典。自從康熙五十七年以來,康熙便不怎麽過問政事。

這齋戒的苦差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在了胤禛頭上。

以往胤禛自是毫不推辭,盡心盡力完成。可如今,他家老阿瑪纏綿病榻,說不定什麽時候就……

他哪能放心呢?

趕緊膝蓋一彎,跪在君前:“此時此刻,兒子滿心滿眼想著的都是皇阿瑪龍體,就算去了齋宮也不能靜心齋戒,反而不妥。兒子想著,能不能兒子留在暢春園,侍奉皇阿瑪左右,這齋戒之事派大臣或者弘暉代勞?”

怕老父親嫌棄兒子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胤禛還特意加了句想當初皇阿瑪無暇時,二哥也沒少代勞過。

意思是康熙十六年生的弘暉算算也虛歲二十有六了,正經可堪托付。

但康熙卻皺眉,沙啞著嗓子問:“真決定好了?”

畢竟這冬至祭天非比尋常,除了皇帝親為、皇帝所看好的繼承人外,也就是被皇帝欽命的大臣。讓弘暉代為前往倒也不是不行,只是他這四兒子真決定好了嗎?

還未登基,便確定繼承人了嗎?

“如果皇阿瑪同意的話。”

胤禛微笑,不疾不徐地給自家兒子拉印象分:“弘暉那孩子文韜武略不下於兒子,也是個至賢至孝的。身為嫡長子,育有嫡長孫,能力無缺、私德無虧又名正言順不是嗎?再者說,他還受過皇阿瑪您的教導呢。”

自從胤禛狠心將小凱旋送到暢春園伴駕後,弘暉在禦前聽從教導的機會便大大增多。

原本就好的祖孫感情再度升溫。

胤禛這麽一說,康熙便眉眼含笑:“弘暉那孩子確實是個好的,弘旻也不錯……”

胤禛可怕極了老父親亂點鴛鴦譜,無意一言弄得他倆好兒子反目成仇了。沒等他老人家說完,就急急開口:“旻兒自然也是個好的,但他素來懶散,也志不在此。而且,長幼有序啊,皇阿瑪!”

話沒說完就被誤會個徹底的康熙瞪了他一眼:“朕只是想說,你那幾個兒子都不錯罷了,你想到哪兒去了?咳咳咳……”

驚天動地一陣猛咳之後,帕子上都隱約有了血絲。

看得胤禛那叫一個觸目驚心啊,趕緊又是拍背,又是喂水的好一通忙活。接著又有太醫魚貫而入,輪番給康熙把脈。

終於緩過來這口氣兒的康熙疲憊擺手:“祭天之事,就……就按你說的,讓弘暉去吧。你只留在暢春園,在我左右便是。”

嗯嗯。

胤禛忙不叠點頭:“好,兒子聽皇阿瑪的,稍後就過去囑咐弘暉幾句。肯定讓他把事情辦得妥妥當當,再沒有絲毫疏漏。”

人被抓壯丁,正在埋首幫自家阿瑪處理些不甚重要政事的弘暉瞪眼,直接就跪了:“阿瑪,茲事體大,您跟皇瑪法是不是在好生考量一二?”

“這就是反復思量之後的結果。”胤禛正色:“如今你皇瑪法病體沉重,隨時可能……”

那幾個字過於不祥,胤禛沒有直接說出口。

只道非常時刻,他萬萬不能擅離聖駕左右。為今之計,只能辛苦他這個長子,多多幫阿瑪分憂了。

話說到這裏,弘暉哪裏還會再推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