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胤礽逝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2/4頁)

蘇培盛跪下:“回主子爺的話,石家莊那邊來信,說二阿哥聞聽皇上贊譽您而怒極攻心,如今竟已是命在垂危。看守之人不敢怠慢,忙不叠將信傳了過來。您看……”

該怎麽辦的話還沒有說完,耳邊就傳來了康熙的焦急詢問:“命在垂危,竟這般嚴重嗎?”

蘇培盛:!!!

萬萬沒想到,皇上會在這個時候過來。

胤禛瞧了瞧被自家皇阿瑪牽在手裏的乖孫兒,心下卻已經了然。皇阿瑪很喜歡凱旋,幾乎走哪兒帶哪兒,一直親自教養。

但為了避免孩子久不見父母,跟阿瑪額娘感情生疏故。

每隔四天,他老人家就會讓孩子回父母身邊一天。想來又是這爺孫兩個難舍難分,皇阿瑪才親自領人過來。

結果好巧不巧的,就遇到了這麽一幕。

見老人家目光灼灼,態度異常強硬。胤禛還能說什麽呢?只能跪地認錯,坦誠自己禦下不嚴。看守之人竟疏忽大意至此,讓外界消息輕易傳到二哥耳中雲雲。

可都這節骨眼上了,康熙哪還顧得上這些細枝末節呀?

直接把自己的隨行太醫派過去一個,還分了些個禦藥過去。接著,原本要直接回京的他還改了路線,決定繞道石家莊去看看自家那個不孝子。

這胤禛哪能放心呢?

當即千求萬求,求皇阿瑪一定自己身體為重。二哥那邊,皇阿瑪要是放心的話,他親自走一趟。

肯定會命人盡心竭力,好生救治。

一旦二哥病情有所好轉,就親自帶人回京面見皇阿瑪。

康熙卻只擺手:“自打五十七年後,朕就再也沒見過那逆子。只聽憑他在鹹安宮、在石家莊醉生夢死。如今倏忽數年,驟然聽見他……朕便想去瞧瞧,也算全了這麽多年父子情分。”

“可是,您……”

康熙眉頭微皺,再度打斷他,只堅持讓他安排行程,並禁止他再發動諸皇子來勸。

滿臉的心意已決。

胤禛無奈,只能與他約法三章:去雖去,卻務必把龍體安康放在第一位。再不可晝夜疾馳地趕路,為求速度,而無視身體承受能力。見到二哥之後,也不可過於激動。

就算,就算真的無力回天,也請皇阿瑪務必以江山為重。

康熙悉數點頭答應之後,胤禛才趕緊去安排行程。

聽到具體消息的時候,淑寧人都麻了。

這現實和夢境中的發展,相差可真是越來越多。夢裏,那位廢太子爺可是活到了雍正年呢。這怎麽就……

還是以這般讓人無法言說的理由。

淑寧沉吟,滿心憂慮。就怕自家大外甥現在這大好形勢,因此而產生什麽不好的變動。

曾悄咪咪起過小心思,試圖去看胤礽笑話的胤禔:!!!

就萬分慶幸。

特別激動地抱著自家福晉,有些語無倫次地道:“難怪人家說娶個好媳婦,能旺三代,爺這一生多虧有你。否則的話,依著我這魯莽性子,都不知道要踩多少個坑。”

只感覺多少個郡王也不夠皇阿瑪擼的。

畢竟當年,太子被一廢時,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十八弟死,他無動於衷。皇阿瑪深感心寒,狠狠怒斥了他一頓。弄得他神思不屬,惶恐畏懼之間悄悄窺探聖蹤。

惹得皇阿瑪震怒,親手廢掉了他的太子之位。

這還只是親情涼薄呢,若故意刺激,生讓手足兄弟有了什麽三長兩短……

咳咳。

那後果嚴重的,胤禔都不敢仔細想了。

只能在自家福晉的勸導鼓勵之下,積極往行輦那邊跑,盡力安慰皇阿瑪。言說二弟若知道皇阿瑪這般惦記於他,必定會打起精神來好生與病魔周旋,很快安然無恙。

倒是皇阿瑪您這又是巡幸塞外,又是行獵的,本就奔波不休。現在又這麽急匆匆地趕往石家莊,身體本容易吃不消。

可千萬莫再擔心掛懷,否則的話,二弟瞧了也只有傷心愧疚的份兒。

人萬般焦急的時候,哪容得了旁人不停在耳邊聒噪呢?

康熙冷冷一眼掃過去:“朕記得你自小就與胤礽不和,後來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又是明爭暗鬥許多年。如今他染恙,你……”

早已經打好了腹稿的胤禔乖巧跪下:“皇阿瑪所記無差,確實,論及兄弟感情的話,兒子與二弟最為復雜。可以說相愛相殺了半生,都視對方為生平對手。”

“可皇阿瑪,兒子康熙十一年生,如今虛歲五十有一了,二弟康熙十三年生,也四十有九。算一算,我哥倆加起來正好一百,這黃土都已經埋到了脖子,還哪裏有許多計較呢?比起兒子這還有改過機會,還能跟在皇阿瑪身邊,自然是二弟更苦,更叫人心生憐憫。”

見康熙有些半信半疑,胤禔還說比起關心他,自己心裏自然更惦記皇阿瑪。

“說句實際些的,皇阿瑪在,兒子等才是皇子。不管捅多大的簍子,也都有皇阿瑪您包容著。可您若是不在了,兒子等可就是宗室親王了。四弟素來公正嚴明,甚至有鐵面王、抄家王之類的諢號。越是親近之人,越被他嚴格要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