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爭相出征兒子願隨虎……冠勇侯一道出……(第2/4頁)

“兒子願做前鋒!”

前頭還勾肩搭背,哥哥弟弟的兩人瞬間展開眼神廝殺,都想迫使對方放棄。

然後還沒等他們爭出來個短長,老三、老四、老五、老七……

所有能出現在朝堂上的皇子阿哥,齊齊跪下,都願意為皇阿瑪分憂,為大清效力。連慣來最疼兒子的莊親王,都願意讓自家寶貝金兒子與他虎威哥一道為國盡忠。

把想蹭功勞的小想法,說得慷慨激昂極了。

還特別體貼地表示,十阿哥跟十四阿哥一路舟車勞頓,才剛回來歇了這麽幾日,可不宜征塵仆仆地再往哈密。

此言一出,頓時響應聲一片。

可把老十跟十四氣的,就差擼胳膊挽袖子地上前幹架了。

當日,討論無疾而終,到底也沒抉出往哈密馳援的帶兵人選。但不但活躍於朝堂之上這些皇子阿哥們找到了表忠心、蹭功勞的正確打開方式。

連沉寂了幾年了的胤禔都上折子,表示願為馬前卒。

十三也說要為大清獻一分力。

甚至連□□中的胤礽都看到了機會,正好太子妃瓜爾佳氏病,有太醫往來治病。胤礽就賄賂了太醫,以礬水為書,寫信交給鎮國公普奇。

讓普奇保舉他為大將軍,好代罪立功,以圖再次復立。

結果普奇收信時不慎,被輔國公阿普蘭所見。原本,阿普蘭還有些猶豫,要不要告發此事。就在這反復糾結之間,被他叔叔貝子蘇努發覺。

一番詢問之後,請問出如此驚天大事來。

蘇努正在為斃鷹案後,自己追隨的八阿哥萎靡不振而萬分擔憂。見狀哈哈大笑,直道天賜良機:“稟告,賢侄自然是要稟告給皇上知曉的。”

“太子兩立兩廢,連皇上都說再行復立如何有面目對天下人。只這一句,那位太子爺就別想著什麽復立事。朝中名將如雲,哪輪得到他?倒是你這傻小子,知道這等大事不上告,日後但有泄露,皇上還不得懷疑你也是個廢太子黨?”

想想索額圖,想想托合齊、齊世武等,再摸摸自己的脖子,有沒有劊子手手裏的鋼刀硬。

答案如何,你自己不就能有個選擇了嗎?

阿普蘭被生生嚇出一身冷汗:“侄兒多謝叔叔提點,這就去,這就去與皇上言說。”

說完便草草與他行了一禮,跌跌撞撞地往宮中飛奔。

康熙料到胤礽不會甘心,自打他再度被廢後,便一直嚴加看管。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聯絡之人會是普奇。

那倆人可是有仇呀。

當年康熙下旨關押索額圖,普奇就曾為了討好皇上而利用職務之便,對索額圖嚴刑逼供,甚至多加折辱。

以至於太子懷恨在心,沒少鞭笞他。

後來的張明德案,就是普奇組的局,試圖利用老大和老八來打擊太子。

如此大仇之下,胤礽就算有那個心,會把關乎到自己身家性命之事,交托到仇人手上?

康熙本能般的不信。

但既然有人檢舉,必然是要查實一二的。於是乎,時任九門提督的阿大人便被派去拿人。

給二福晉瞧病的太醫賀孟頫、接到礬書的鎮國公普奇,還有信中提及的老九老丈人七十,悉數被捉拿歸案。

拿了那礬書,泡在水裏一瞧,嘿,還真是太子的字跡。

再一審那賀姓太醫,也確系受了廢太子胤礽的賄賂。不止金帛,還有一旦事成之後,日後的高官厚祿。他一個沒經住誘惑,就真個將信送去鎮國公府了。

不過,因為那信是礬水所寫,非泡水不能見。

皇太子,不,二阿哥也不夠信任他,寫信的時候背著他所寫。所以其中到底什麽內容,他也不得而知。

就差把他只是個跑腿的幾個字刻在腦門上。

鎮國公普奇連呼冤枉:“皇上明鑒,奴才與二阿哥之間素有嫌隙。奴才也不知,這信到底是不是他所寫,又究竟有何居心。只是奴才與他不睦,天下皆知。不管是真是假,奴才都不可能為其保舉,求皇上明鑒呀!”

康熙冷哼:“既然如此,收到信之後何以不稟告於朕?”

普奇答因怕被皇上懷疑忠心,亦怕您念著奴才與二阿哥舊怨,以為奴才故意栽贓陷害。

他都這麽說,七十自然也一推六二五。

九阿哥沒有如淑寧夢中那樣,加入太子黨,自然也會提點著自家老丈人。免得他自己躺得平平的,卻為嶽家所累。

但是,不加入八爺黨,沒跟太子有根本利益上的沖突,不代表跟太子就沒矛盾。

七十苦哈哈地搖頭,神色之間頗為屈辱:“說句不怕被人笑話的,二阿哥素來不喜奴才。言說奴才秉性不肯安靜,有似獼猴。還給奴才取了個獼猴都統的諢號,每以稱奴才。說奴才好與吠犬相似,還不是什麽好犬……”

將胤礽昔日裏辱罵過他的話一一學遍之後,便言自己便是謹守著主子奴才之間的本分,不敢言恨。但終歸是有些怨的,能不落井下石已經用盡畢生隱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