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十四勸母瘋的是二哥,不是皇阿瑪……(第3/4頁)

結果打開那信,看著上面那蠅頭小字,第一行就明確寫著:“現在,咱們雍親王是不是在看著信,說本侯促狹呢?沒辦法,好心一般沒好報。不過很快,你就會感謝本侯了。”

“嘿嘿,你有沒有覺得十四超乎尋常的循規蹈矩啊?嗯,別懷疑。在我跟十十的完美配合,連消帶打之下,特別成功的讓他認清楚了自己那三兩三,再不會輕易上梁山。給你省了好多心,完美避開同室操戈,護衛住了我額娘跟你額娘之間那因為十四有奪嫡野心而注定岌岌可危的姐妹情……”

正反兩面,恨不得有數百言的自誇中,胤禛才知道好表弟為自己做了些什麽。

也了解他為了做這個巧奪天工,從外頭看不出絲毫破綻來‘乾坤蛋’到底費了多少心思與雞蛋。

得用不溶於水的墨先寫好了信,再將之塞到用蜂蠟冷凝而成的假蛋黃裏。再把它放進頂部破了個小口蛋殼,裝好蛋清。煮熟後,再把頂部破的小口修補好,讓它瞧著天衣無縫。

就算剝開了雞蛋,吃到嘴裏,不到蛋黃的部分,都瞧不出丁點異樣來。

隨手一給一接,就完成了消息傳遞。

讓他贊嘆之余,無法不感動。

虎威這……分明也料準了,老八出局後,這即位之君即可能出現在他跟十四之間,所以借著生母德妃想把十四塞過去蹭功勞的機會。跟老十配合著,連消帶打的,從根子上讓十四絕了奪嫡想法。

真·釜底抽薪的同時,也避免他們手足相殘,兄弟反目啊。

確實該被由衷感謝。

胤禛滿心激蕩之間,恨不得肋插雙翼飛奔到一等公府去。好好與他的虎威表弟痛飲三百杯,說盡別後種種。

可有了老八那個死鷹事件之後,皇阿瑪對諸皇子之間的掌控更達到了登峰造極。

從康熙五十三年冬到如今,雍親王府裏來自於宮中的探子多了一倍不止。

恨不得他們夫妻間說幾句私房話,翌日都能傳到皇阿瑪耳朵裏。

就如虎威表弟所言,如今皇子與朝臣想交乃是皇阿瑪大忌。他們哥倆往來頻密,不管是於他的業,還是於他們哥倆的情都不好。

還容易讓皇阿瑪發散思緒,懷疑起姨父的忠誠,甚至於禍及整個鈕祜祿氏。

前頭的九門提督托合齊,可就因為結黨營私故,被皇阿瑪判了個淩遲處死不算,死後都還挫骨揚灰。

斃鷹案後被咬出來的鄂倫岱,那還是皇阿瑪親表弟呢,不也被罰去蒙古管邊驛了麽?

血淋淋的前車之鑒俱在,胤禛也不敢坑姨母、坑表弟。

知道是怎麽回事之後,便重又開始跟他們保持適當距離。絕不讓他皇阿瑪有機會誤會,他們在結黨營私,所圖甚大。

需要先下手為強什麽的。

見他如此,虎威就知道他是見識到了乾坤蛋裏的‘乾坤’。

於是放心而笑,繼續整理自己的疏文。這次往江南,他可不止抓到了許多水匪,保護了漁民與商船的利益。還得知不少販賣私鹽、違背禁令往南洋賣米糧、船只等事。

自從康熙二十三年開海禁起,朝中就一直反對之聲不斷。

虧了皇上英明神武,一直無視這些聲音,沒將這安撫沿海民心、增加朝廷收入的善政停了去。然如今屢屢鬧匪,不斷生亂。江南總督張伯行又屢參海中有賊、有百姓見利忘義,將糧米、船只等賣到南洋各地。

朝中頓時有人再提議禁海,聖心雖未改,虎威卻也看出了幾分猶豫。生怕那些個反清復明的賊匪們聚集南洋,漸漸長成朝廷威脅。甚至……

咳咳。

為防此昏招兒,虎威就不免用自己收集起來的詳實證據,好好為皇上算一筆經濟賬。

以及自己願入海軍,為朝廷拱衛海疆之心。

不但不堵,還得將這條源源不斷的財路拓寬些,讓大筆的銀子流入大清。讓沿海之民有更多就業機會、更多收入來源,也讓朝廷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小詞兒用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用典那叫個貼切穩妥。還絕不虛說浮誇,每句話都有詳實的數據做支撐。

連淑寧瞧了都不禁誇:“不愧是額娘的好大兒,雖未經科舉選才。但額娘瞧著,這文筆絲毫不弱於家裏這狀元、榜眼、探花郎,甚至猶有過之。”

虎威扶額:“額娘,兒子四歲就在無逸齋。不光是天下名儒,便今上都沒少指點呢。”

寫封文采斐然的折子,那還不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麽?

他之所以將阿瑪額娘跟弟弟們都請過來,讓他們一一過目自己的折子。主要是因為此事幹系體大,一不小心就會被群臣攻訐,甚至連累阿瑪。

結果阿瑪跟弟弟們還沒表態,額娘便先點頭了:“交啊!為人臣子者,最重要的不就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麽?你們讀書人還講究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