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十四勸母瘋的是二哥,不是皇阿瑪……(第2/4頁)

確定臭小子此番歷練之後,還真長進頗多後,康熙差點感動得老淚縱橫。連說了三個好字:“不愧是朕的冠勇侯啊!不但能替朕解決水賊之患,收攏天下民心,發現潛藏問題,還捎帶腳的,點撥了朕這榆木疙瘩的老兒子。”

虎威含笑,連連擺手,直說十四阿哥原就是良材美質,所以才一點就通。

不然的話,奴才就算累折腰梁骨,也無法化頑石為美玉呀。

當時十四那個驕傲又滿足的小眼神,讓康熙如今想來還忍不住欣慰一笑。

十幾歲就開始伺候君王,三十幾年一直以研究帝王喜好為主業,對他每一個微表情所代表的意思都知之甚詳的德妃:!!!

恍若發現自己被騙之後,苦痛掙紮不小心傷了命根子的老光棍。

徹底沒有希望了。

皇上在欣慰十四的安分守己,那換個角度也就是說,皇上從來沒有哪怕一點點想過培養十四,甚至將其立為皇太子。

沒什麽功勞,又沒有皇父支持的他,還真如他自己所說不怎麽可以。

看明白現實的德妃迅速整理好自己表情,露出一個康熙最為欣賞的溫婉笑容:“啊?竟然如此麽!阿彌陀佛,真是列祖列宗保佑。”

“不怕皇上笑話,這小子回來之前,臣妾心裏就跟那十五個吊桶打水似的,整日裏七上八下。要知道,十四文韜武略方面不隨您,這重感情的一面卻像足了您。”

“就為了這手足之情,為了當年跟八阿哥的同窗之誼,那會子,甚至不惜自己生命的去替他作證。差點……差點釀成大錯。此番,八阿哥又……臣妾真怕他少年心性,又跑到您面前胡言亂語。”

輕輕巧巧之間,就把這幾日的憂愁煩悶換了一個名義。

成了慈母對熱血兒子的擔心焦慮。

心情頗好的康熙哈哈大樂:“沒有沒有,此次江南之行後,咱們十四進步了許多。回來就跟朕懺悔當年之過,保證以後不再魯莽行事。”

“別說幫老八那個逆子說話了,他現在見著他都繞著走。”

虧得十四聽不見帝妃這番交談,否則肯定汪地一聲哭出來:能不繞嗎?

原本,不管怎麽說好過一回。八哥如今這般落魄,他當弟弟的,久別歸來好歹也得過府去瞧瞧。給送點當地土儀,若能說勸,就再從旁說勸兩句。讓他好好歹歹的,認真跟皇阿瑪道個歉,以後緩了那些個不該有的心思,做個安安穩穩的賢王或者閑王。

也好過如今這般,整日裏醉生夢死,再不復當初溫潤如玉的八賢王形象。

結果呢?

八哥先是感動到哭,說事到如今,諸兄弟之間也就十四你初心不變,還以為兄為兄了!

哥倆好一番推杯換盞,酒至半酣時。

八哥一臉頹唐地說,不管他到底如何疏忽又遭了哪人算計,才落得個如今下場。總之,經此一事之後,他算再沒有任何希望。

大哥跟他一樣,二哥跟十三也差不離。

三哥夢做得好,實際上卻只會編書。有剃頭跟那個誣告事,也九成九沒戲。

五哥志不在此,七哥身子有疾,九弟、十弟、十二弟都不在皇阿瑪考慮之列。十五、十六、十七雖看似得寵,實際上生母為漢女這一點,就注定他們不可能。

說來說去,最有機會的,竟是你和四哥。

而四哥不苟言笑,鐵面無私,幹起活來還頗為廢寢忘食。比起他,八哥還是更看好你。若十四弟有意,為兄自當以你為主,對你全力支持。

掏心掏肺一番話,直接把十四那點朦朧酒意徹底嚇醒:“八哥!弟弟冒著被皇阿瑪厭棄的風險過來瞧你,就盼著你能迷途知返。跟皇阿瑪芥蒂盡消,怎麽你自己冥頑不靈,還想著拉弟弟入火坑呢?”

“不行不行不行,今天當我沒來過,這話我也沒聽過!”

“這便告辭,八哥你自己好自為之。”

說完,十四就連滾帶爬的出了八阿哥府。正看到晚歸的胤禛,本著到底親兄弟,他倒黴自己也好不了的基本原則。

十四還難得認真地提醒了兩句:“如今二哥被廢,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可能很多兄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皇阿瑪對此深惡痛絕。為了避免自誤以及誤人,你最好謹慎些,別有那些不該有的心思。”

胤禛:???

不知道好好的,這小子到底是犯的什麽混。

直到他腹中饑餓,用了他表弟上朝前分給他的白煮蛋,才知道那中究竟。在廚藝上也頗有造詣的冠勇侯不但燒得一手好菜,還挺會推陳出新。

這不,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麽法子,才能在外表看不出任何破綻的前提下,將信紙整個封在煮熟的雞蛋裏。

若不掰開蛋白,露出信紙來,誰也想不到還能這麽幹。

差點把密信吃掉的胤禛當時一整個都愣住了,好半晌才搖頭失笑,輕道了聲促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