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舉哀(第2/3頁)

唉!

長長一嘆後,皇太後胡亂地抹了抹眼角:“瞧我,又只顧著哀思,險些忘了大事。皇上亦接受不了太皇太後突然離世,悲傷太過。幾日裏水米未進,以至於龍顏臒瘠,今日甚至還吐血暈迷。”

淑寧驚呼這如何使得?皇上一身,可關乎著天下社稷。

“誰說不是呢?”太後嘆:“可哀家與太子、皇貴妃跟諸位皇子阿哥並朝廷重臣們輪番相勸亦未有果。哀家便想著讓你再展廚藝,弄些個好克化的粥食湯水之類。哀家再與群臣們勸勸,讓皇上好歹略盡些。”

啊這……

淑寧沉默,有兩句‘皇上水米不進,明顯不是因為禦膳房禦廚們的廚藝不好啊!他是思念自家皇瑪嬤,無心飲食啊,我的太後娘娘。’要對皇太後講。

可很顯然,太後娘娘心中有數,只想著死馬當成活馬醫。

作為小小臣婦,淑寧還能怎麽著?

只能恭謹聽命,再度走進暌違已久的慈寧宮小廚房唄。

考慮著皇上重孝在身,用不得葷腥。她也沒做什麽復雜的,只用上好小米熬了些粥。

牛乳和面,加上適量霜糖。發酵好之後,薄薄的擀成面皮,中間卷些素油。再用刀細細切成條,手指翻飛間幾度扭轉,就成了太皇太後在時頗喜歡的牛奶花卷,再調兩個清爽的小涼菜用來佐粥。

等牛奶花卷好了,小米也已經熬出了濃濃的米油。淑寧快手快腳地都裝在食盒裏,親手提著拿給太後。

原想著如此便能功成身退,卻不料直接被太後帶著到了禦前。

短短幾日不見,康熙真憔悴了太多太多。

許是剛剛吐血昏迷的緣故,此刻臉白如紙,眼睛紅腫。嗓子好像被銼刀寸寸銼過,粗嘎難聽得不行。見太後親至,趕緊起身行禮:“皇額娘來了,兒子見過皇額娘。”

太後再度淚目:“皇上,哀家知你心中哀痛,太皇太後驟然離世,在場眾人誰不是五內俱焚?可太皇太後聖壽七十有七,皇上於膝下盡孝三十余載,早盡人孫之責。還是多顧惜自身吧,否則你這般毀損聖體,太皇太後在天有靈也難免不忍啊。”

“聽話,用點粥水吧。我特意請一等公阿靈阿福晉做的,你多少用些,別讓太皇太後走得不安寧。”

太後這麽一說,諸妃、諸皇子跟群臣也都紛紛跪下。

求皇上以社稷為念,萬萬保重龍體。

萬般沒有胃口的康熙無奈頷首。

只那食盒打開,露出熟悉的牛奶花卷時,他的淚也再度潸然,眼前不由浮現皇瑪嬤的音容笑貌。可再眨眼,所有溫馨

消失不見,唯剩哀樂陣陣。

他最最敬愛的皇瑪嬤已經穿好了壽衣,躺在金棺裏。

再過幾日,便要發引。

“皇瑪嬤!”好一聲悲鳴後,康熙再度頭疼欲裂,眼前一片天旋地轉。他身邊的太子眼疾手快,趕緊把人扶住,雙眼欲噴火地看著淑寧,質問她為何偏做了這等會引動皇上哀思的吃食。

天外飛鍋,徑直扣在了腦袋上?

淑寧愣,旋即端端正正跪下:“回太子爺的話,當時臣婦在慈寧宮伺候太皇太後,她老人家最喜這道牛乳花卷。稱其用料簡單,工藝也不多繁復。但卻口感香甜綿軟,美味又滋補。皇上每到慈寧宮用膳,太皇太後就囑咐臣婦多做些。說皇上日理萬機,肩挑江山社稷,龍體最勞累也最貴重。”

“所以太後命臣婦做飯的時候,臣婦也沒多想,直接做了這道牛奶花卷並些個小米粥。想著讓皇上知道,便太皇太後大行了,也還是惦著您的,不忍您為了她而傷心欲絕,形容消瘦。畢竟她老人家一輩子殫精極慮,都在大清江山上。又哪裏忍心因她之故,對大清天下產生哪怕一絲絲的不好後果?”

類似的話,太後、諸妃、諸皇子與群臣們這幾天翻來覆去的說,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偏皇上充耳不聞,自顧自傷懷。

直到把自己折騰得形容消瘦,吐血昏迷。

可淑寧這道牛奶花卷卻直接打開了康熙的記憶閥門,讓他想起了久遠的曾經。順治十八年正月,先帝崩。那時候的他說是八歲,實則六周歲還未滿。

小小年紀的他只懂得哀哀痛哭,是同樣傷心的皇瑪嬤親手為他拭幹了淚。

告訴他與其悲傷難過,不如打起精神來。守好這萬裏河山,別被人趁著主少國疑的空档起兵,攆他們祖孫回關外放羊。比起眼淚,汗阿瑪更希望他能扛起大清江山,將天下治理的長治久安。

而遺詔之上,皇瑪嬤也親筆寫著類似話語。

說自己歷經三朝,輔佐兩代帝王。壽數七十有七,便死也是喜喪,也能昂首挺胸地去見愛新覺羅氏的列祖列宗。吾孫不必傷心落淚,只好生保重身體,以江山社稷為念雲雲。

是他不願接受最最敬愛的皇瑪嬤猝然離世,悲傷難以自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