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兩年後(第2/3頁)

張嬰雙手一攤,道:“我若能選擇出來,又豈會召集大家來議政。不過……”

張嬰眼珠子一轉,順便給扶蘇拉一波好感,開口道:“想要選出最適合大秦的方案嘛,可以學學長公子。長公子當初為了驗證“郡縣制”與“分封制”孰優孰劣,很有耐心地采取的分城區,實施不同政策用做對比的驗證法。

我們也可針對大秦不同郡縣的情況,實施不同的田改政策,比如北上的可以試試屯田制,銀錢流轉發達的商貿區可以試試一條鞭法……

總而言之,讓官府官吏多找幾個郡縣出來,實施不同田改兩三年,就能大概清楚哪一項田改政策更適合大秦。”

馮去疾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李斯的表情卻有些古怪。

其他朝臣們若有所思。

張嬰見眾人不說話,腦子轉得飛快。剛還想再找其他緣由激勵大家時,武將出身的馮劫忽然大手一揮,開口道:“老夫最煩那些土地兼並的貴族,多是搞些肮臟事的復辟老學究!要老夫說,這個方田均稅法交給老夫去驗證,哪個貴族敢藏著土地不上報,我一刀一刀剁了他們。”

馮劫大喇喇地說完,馮去疾微笑道:“土地兼並頑疾也。老臣自然也要鼎力相助。我看廷尉欣賞屯兵制,那老夫就去百越之地驗證一條鞭法。”

李斯聞言瞟了眼馮去疾,知道這老小子是拉他下水表態。

李斯偷瞄一眼面無表情的嬴政,心下嘆了口氣,也拱手道:“老臣確實看重屯兵制,至於之前提出來的令黔首自實田,就交由張蒼、姚賈負責如何?”

馮去疾看了眼李斯一眼,很是驚訝老狐狸今日的配合。

他心生疑惑,但沒有拆台,反而在下方合掌笑道:“甚好!大秦上下一心,再難,我們也能將其啃下來。”

三公九卿表了態,其他朝臣自然紛紛應和,頗有萬眾一心幹事業的景象。

嬴政也拍板道:“大秦,農耕為基本,放手去做!”

說罷,宣布下朝。

至此,張嬰第一回 主持偏殿議政,圓滿成功。

嬴政看著下了朝會,依舊被四五個朝臣圍在中間討教的張嬰,眼底又一次浮現零星的笑意。他先讓趙文將跌打傷藥送去給張嬰,看他的小紅手是不是自己拍腫了。

這時,李斯沉默地走在嬴政身旁,微弓著腰。

嬴政壓低聲音誇了句,道:“廷尉深知我意。”

李斯微微搖頭,露出一抹苦笑,道:“陛下謬贊老臣也。上卿聰慧果敢,機智動人,哪裏需要老臣幫忙引導。”

嬴政輕笑一聲,道:“朕也沒想到。”

李斯瞥了一眼嬴政的臉色,稍作深思,恭維道:“這話老臣不信

了,上卿頗有陛下年少時的風采。”

他說完,發現嬴政沒有張嘴,李斯謹慎地擡眉,恰好與嬴政似笑非笑的視線撞上。

李斯心裏一驚,不等他說什麽找補的話,就聽嬴政道:“嗯,到底是少時相伴的老臣,說的在理。”

李廷尉:!!!

這時,嬴政冷不丁又來了一句,道:“李廷尉,昔年父皇信任呂相,將年少的我托付給他。你說,你與呂相如何?”

李斯心臟狂跳,張嬰在嬴政心中居然越過了扶蘇,真有皇帝之資。

他忙拱手道:“老臣不敢托大,但呂相不負秦莊襄王,臣亦不負陛下。”

嬴政輕輕嗯了一聲。

……

偏殿議政後,田改一事在大秦風風火火地展開。

首先被沖擊的是在鹹陽喊冤的老儒生,一開始還有些人圍觀同情他們。

但隨著鹹陽南門張貼出眾多“田改政策”,並且同意老百姓們對田改議論後,整個鹹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種地上。

鹹陽各大酒肆、攤位上,每時每刻能聽到百姓們爭吵屯田制、方田均稅法等等。

再也沒人在意老儒生們的哭喪。

說到底,儒生啊,政權爭鬥啊什麽的離老百姓太遠了,遠沒有吃飯的家夥重要。

老儒生們帶著給魯豫貴族土地兼並一事解圍的心思過來,哭倒了一片,病倒了一片,結果非但沒能達成目的,反而引出大秦一大堆“田改政策”的圍剿。

老儒生們看到數張田改布告的時候,人都麻了。

“瘋了嗎?這麽多田改政策,大秦朝臣貴族不顧自家死活了嗎?”

“我們的全力一搏,居然一點用都沒有!”

“不是沒用,是引起反效果了!早知今日,不如不來啊!嗚嗚嗚……”

“大秦,不講武德啊!”

老儒生們越想越難過。他們哭戚戚地過來,躊躇滿志,最後灰溜溜地返回,心態全崩。

……

老儒生的動靜也被第一時間送到嬴政處。

張嬰看著呈上來的對話,差點笑出鵝叫,他正想著這群儒生也算吃到教訓了,沒想到嬴政吩咐道:“趙文,就說感恩儒生們對大秦的關愛,讓他們用“仁、義”督促魯豫貴族實施“王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