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4頁)

盛河川點頭:“去吧。我讓他們坐一下就走,不會留飯。”

“好。”

大年初一,盛景一聽夏老太在倒座那邊嚷嚷,就知道盛愛國一家來了。她跟盛河川打了聲招呼,把自己這邊門鎖好,去了陳映霞的女兒何美華那裏。

陳映霞一家在東廂有一間屋子,緊靠著正房北屋。

後來她家兒女都大了,六八年盛河川的養子盛文驥跟盛河川劃清界限,帶著妻子兒女搬出了這裏,陳映霞夫妻倆就把盛文驥一家住的那間屋子租了下來。

陳映霞有三子兩女。大兒子結婚並有了孩子,大女兒出嫁了。另兩個兒子下了鄉。最小的女兒何美華今年十四歲。

托兩個下鄉插隊的哥哥的福,何美華得以帶著四歲大的侄女單獨住一間屋子。

盛景拿著書到何美華的屋子坐了一個多小時,盛河川就來叫了她。

回到家她沒問盛愛國一家的情況,盛河川也沒說。這件事情兩人默契地糊弄了過去。

初二這天盛家來了三個意外的客人。衛錚經過這麽久的休養,終於康復了。他特意跟著他媽媽,還是上次跟著章夫人來的那個警衛員一起又來了大雜院一趟,特意感謝盛景和方毅。

好不容易送走了衛家三人,夏老太帶著兒子兒媳婦和孫子後腳就上了門。

盛河川的臉沉了下來。

“你家小子的工作我真的愛莫能助。就算是周廠長本人也幫不了。畢竟廠子是公家的,他不能慷公家之慨,讓本來就閑著的工廠再養臨時工,到時候他這個廠長都要被人擼下來。”

說著他把早已準備好的東西拿了出來:“這是當初你們拿來的東西,我幫了不你們,受之有愧,你們拿回去吧。”

“不用不用,這怎麽行?”夏銘學腆著笑臉把東西又推了回去。

他轉頭朝方家那邊看了一眼,問盛河川:“那方毅呢?他也沒班上了?”

盛河川點頭:“食品廠是不需要他去上班了。不過我們廠最近接到一個宣傳任務,要辦一個簡報。這簡報是要在整個機械系統發放的。我跟廠裏推薦了方毅,領導們看了他寫的文章,就決定請他去幫一個月的忙,幫著寫文章和審稿件。等下個月簡報刊出了,他也沒班上了。”

也是湊巧,正好他們廠有這麽個任務。方毅的履歷亮眼,在雜志上登過好些文章,而且反響很好,機械廠的領導以前還看過他的文章。盛河川極力推薦,替方毅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當然,機械廠沒這個任務,他會讓方毅繼續在食品廠呆著,哪怕不要工資都行。再怎麽的也得把這一兩個月混過去,免得發生盛景夢裏的那樣的悲劇。

至於夏家人怎麽想那就管不著了。他們還能因為擔心夏家人不高興而不管方毅的生死不成?

劉鳳芹眼睛一亮:“我家中傑寫文章也很厲害的,讓他也去幫忙吧。”

盛河川看了夏中傑一眼:“如果中傑有在報刊雜志上發表過文章,可以拿給我,我拿去給領導看。至於領導用不用我就沒把握了。畢竟這種活兒,是需要真本事的。”

“否則我們廠那麽多大學生,廠辦還有北城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呢,高中畢業能寫點小文章的更是一抓一大把。多少人想趁著這個機會在領導面前露臉。沒道理自己廠裏的職工不要,非得到外面請一個寫文章一般的人不是?不是出類拔萃的人材,我們領導是看不上眼的。”

夏家人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

夏中傑哪裏會寫什麽文章?就是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文都沒寫過幾篇。他小學五年,初高中各兩年,加起來九年的時間,正是在運動這十年內。他說是高中畢業生,可水平估計連運動前高小文化的人都不如。

而機械廠這樣全國都有名的機械大廠,還真不缺大學生。夏中傑這樣的,就是進去車間裏幹粗活,沒有門路想都別想,更不用說去坐辦公室寫文章了。

最後夏家人還是把盛景拿出來的那一袋東西提回去了,離開時還滿臉的不高興。

盛河川苦笑一下對盛景道:“果然被你說中了。”

“爺爺放心吧,公道自在人心。”盛景道。

夏老太雖然不敢跟人起正面沖突,可她天天盯著別人家,又愛嚼碎嘴子。

哪家多吃了兩頓肉,哪家給孩子買了新衣,哪家的父母偏心誰,哪家夫妻拌了嘴,哪家兒媳在背後埋怨公婆……這些大家想瞞著的事,都被夏老太抖摟了出來。

這大雜院裏不知有多少人心裏惱她。

午飯的時候盛景提著米菜去了水籠頭那裏淘洗,一臉的不高興。

眾人問她話,她只管搖頭,並不說什麽。

大雜院這麽多人,又是在年初,大家都不用上班歇在家裏,夏家人提著東西去盛家,沒少人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