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2頁)

李玉芬笑著對那人點點頭,在朱春花身邊下了車,對她道:“嫂子,我來接小余回城。”

她的目光在麥田裏逡巡一圈,問道:“小余呢?”

朱春花心裏有些忐忑:“她有些不舒服,回去了。”

虎子媳婦可不想讓她糊弄過去,叫道:“小余剛才中暑了,你嫂子送她回去了,也不知道現在咋樣了。”

眾人覺得小余好歹是李玉芬親閨女,母女倆再不親,她也不會放任哥嫂蹉磨她。李玉芬能清楚些女兒在舅舅、舅媽家是個什麽情況,敲打敲打哥嫂,盛景的日子也好過些。

朱春花連忙道:“醒了,沒事了。我叫她在屋裏躺著呢。”

說著她又問:“玉芬,你剛才說,要接小余回城?”

盛余今年也快十七歲了,朱春花正托媒人給她在城裏尋摸對象呢。盛余的親事如果由李玉芬張羅,到時候彩禮錢是多少,還不是李玉芬和那頭的人說了算?萬一他們瞞下一部分呢?

所以朱春花就想自己張羅張羅,好歹心裏有個底。

李玉芬笑道:“我先回去看小余,等你們下工了咱們再細聊。”

她在人群裏找到李先進:“哥,我先回去了啊。”

說著她揮揮手,騎上車朝李家方向去。

朱春花可不放心讓李玉芬跟盛景母女單獨說話。

她好不容易把盛景養這麽大,眼看著就能拿一大筆彩禮錢了,可不能讓李玉芬在她眼皮子底下搗鬼。她這個小姑子,能嫁進城裏並在婆家站穩腳跟,心眼跟篩子似的,也不是什麽厚道人。

她跟李先進道:“妹子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請會兒假回去張羅晚飯。”

李先進點頭:“去吧。隊長那裏,我幫你請假。”

朱春花急匆匆地追著李玉芬的身形跑了。

……

“接我回城?為什麽?”盛景打量著原主這位形同陌路的便宜母親。

一場車禍,她由大好的二十一世紀社會女青年穿越到了一本書裏,成了小說裏名叫盛余的女炮灰。

李玉芬為什麽接她回城?小說裏寫得清清楚楚。那是因為小說二號女配,也就是李玉芬的大女兒盛琳高中畢業要下鄉。

盛琳不願意去,就借口她談了個大院子弟對象,竄掇親媽來接妹妹回城,頂替她下鄉。

李玉芬從一個農村姑娘借嫁人完成了階級跳躍,自然希望女兒借嫁人再讓家裏完成第二次階級跳躍。因此盛琳一說,她就答應了。

“瞧你說的。你是我親閨女,只是替我在你外婆面前盡孝,這才把你放在鄉下。現在你外婆不在了,我接你回去不是應該的嗎?”李玉芬嗔怪道。

這話不說盛景,就是朱春花聽了都不信。

真有這個心,早幹嘛去了?李老太可是去世兩年了。

“不必了。”盛景淡淡道,“我在鄉下呆著挺好,就不去打擾你們了。”

雖說在鄉下很辛苦,還寄人籬下要看朱春花兩口子的臉色,被她算計親事。相比起來倒不如去當知青,起碼自由自在,也能自己養活自己,不用再給人白幹活。

同時,還能借代下鄉這事跟盛家大鬧一場,與盛家斷絕關系。

反正盛家人幾乎沒養過原主。對原主有養育之恩的,就是已經去世的李家老太太。

但看過小說的盛景卻知道,盛琳要下鄉的地方是連喝水都困難的大西北。

小說裏,原主歡歡喜喜地跟著親媽回了城,結果對親情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得知李玉芬接她回城是為了讓她替盛琳下鄉當知青,那真是一盆冷水從頭澆下,澆滅了她對父母親人的最後一點期盼。

她也沒抗爭,心灰意冷去了大西北。想著從此以後她再也不欠盛家和李玉芬的生養之情了。

可惜她自幼營養不良,幾歲起為了養活自己就拼命幹活,身體底子極差。到了大西北水土不服,醫療條件也極差,住的地方離醫療點又太遠,沒幾天就病逝了。

現在盛景穿越成了盛余,如果她的計劃可行,她自然不會再由著李玉芬安排,去什麽勞什子大西北,把自己置身於危險當中。

如果計劃不行,實在沒有辦法,那她只能下鄉插隊,以此擺脫這一家子了。

不趁此機會跟這家子脫離關系,以後她情況好轉,那家子怕是要跟吸血蟲一樣巴著她不放。

現在是一九七六年秋天,還有一年半就要恢復高考。只要她截胡住盛琳的金手指,拿著錢養好身體。就算去了大西北,她也有信心保住性命。

一年半後,她就能憑著高考回城。

作者有話說:

新書來了,求收藏,求評論嗷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