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有歷練方得成長(第3/3頁)

比起好謀而無斷的袁紹,劉益守有沒有“好謀”不好說,但他決策的速度卻是超乎外人想象,完爆袁紹。

特別是在關鍵時刻的決斷上,從不拖泥帶水。

……

建康朝廷關於制度革新的邸報,已經送到了在晉安郡的侯關城(今福州市一部與閩侯縣)中修整的宇文泰手中。

這一年來宇文泰過得可真是不容易。

閩浙多山,征戰不易,其中苦楚一言難盡。能攻克晉安郡,全靠海路運作得好,繞開了陸地上的重重關卡。而且一擊得手,非常僥幸。

時至今日,晉安郡的補給依舊是靠著海路從永嘉郡(溫州市)運送,好在永嘉郡是建康朝廷的勢力範圍,要不然宇文泰消滅完晉安郡的豪酋之後就必須要退兵了。

這裏的農耕水平非常低,遠遠落後於三吳地區,就連永嘉郡那邊也比不上。不僅山多而且靠海,而且大片都是鹽堿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背海閩浙之民過得非常不容易,在農耕時代,無法進行大規模海貿,這裏根本就不是養兵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麽在海貿開發出來之前,晉安郡歷來只有豪酋卻沒有軍閥的原因之一。

“都來看一看這個。”

宇文泰將朝廷的邸報交給宇文護,自己則是在烤魚。他們一行人在院子裏架起了燒烤的架子,從海裏撈起來的海魚,清洗好撒上鹽以後就直接烤著吃。

“叔父,吳王這是想幹啥?”

宇文護看得不明所以的,感覺劉益守就是在瞎折騰。有這個時間,多去訓練一下兵馬不好麽?

“你們呢?怎麽說?”

宇文泰看著正在看邸報的賀蘭祥等人詢問道。

宇文護看不懂,他們同樣也看不懂。每句話是什麽意思大概都能明白,累加在一起就不能理解了。

“吳王的手法,非常精妙,堪稱是藝術。你們學一百年,估計也就能沾個皮毛,唉!”

宇文泰長嘆一聲,心中由衷佩服,隨即產生落寞之感。

他想到的事情,劉益守辦了,比如說抑制豪強土地兼並,開墾荒地,整頓吏治這些。他想不到的事情,劉益守居然也辦了。

改同泰寺為書局,清理僑置郡縣賬冊,指定度量衡和使用規範,重整律法規範稅收,建立稅警並在中央實行專稅專辦制度。

林林總總的,宇文泰只有豎起大拇指的份,自愧不如。

梁國加強中央集權的動作非常大,而且是自內而外,並非僅僅尋求國家形式上的統一。宇文泰能夠感覺到,劉益守正在紮紮實實的準備篡位,一點都不急躁,正在把各種小細節都落到實處。

自己是不是該為院子裏這幾位子侄輩謀一下官職了?

宇文泰心中暗暗思索,那個自立山頭的夢,好像越來越遠,越來越看不到希望了。

“薩保(宇文護表字)啊,你在我身邊,也耽誤了青春,沒有好好歷練。要不我修書一封送到建康,問問吳王有沒有官職可以幫你安排一下。

你也是該獨當一面去處理政務了。”

宇文泰從宇文護手裏收回朝廷的邸報,看著他殷切說道。

“叔父,這是……”

宇文護有點心慌,感覺宇文泰好像嫌棄他了。

“這是好事,能不能成另說。”

宇文泰輕嘆一聲,自己這幾個子侄輩,這些年在自己身邊,成長的只有武藝。他們被保護得太好了,思維都非常幼稚,絲毫不懂得政治的殘酷性。

比他們年紀大不了多少的劉益守,卻已經是政壇老狐狸,無數居心叵測之輩都被那一位吊打。

所以說人啊,還真是要不斷歷練才能成長。宇文護等人在宇文泰的羽翼保護下,成長太慢了!

“你們幾個也是。”

宇文泰轉過頭對正在吃烤魚的賀蘭祥等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