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有歷練方得成長(第2/3頁)

陳元康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以平叛的由頭順便清查黑戶,雙管齊下,這種手段簡直不要太妙了。對於不合作的大戶,直接給安上了“私通藩王,圖謀不軌”的借口,你手裏多少田宅戶口都要吐出來!

“主公,新軍求戰心情,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思尤為強烈。都是兩淮的良家子,有恒產者有恒心,請主公勿要疑慮。”

陳元康怕劉益守錯失戰機,如今從其他地方調兵已經來不及,胡僧祐在蕪湖新編練的兵馬是最近的,劉益守只要帶著幾個人去蕪湖就能接管大軍,直接出征。

若是要征調適合水戰的部隊,那必須要從北面的彭城調兵,等兵員到位都已經是冬天了!那個時候,蕭綸只怕已經在鄱陽郡站穩腳跟。

各方勢力看到朝廷無法迅速平叛,他們也會產生本不該有的想法。

“明白了,我今日就出發。你們以議政堂的名義下詔書,給韋黯發軍令,讓他帶船隊前往蕪湖匯合。”

劉益守微微點頭說道,顯然已經是同意了出兵的方案。

“主公,建康這邊要怎麽處理呢?此番出兵,只怕明年春天才能返回。”

王偉有些遲疑的問道。

“我的要求就是三個字:不要停!等得勝歸來以後,便宣布新的田畝稅收制度吧。”

劉益守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說道,其實不需要太擔心,即使有人要搞事情,那也會等江州的戰役結束後,看勝負情況再動手。

如果劉益守帶兵大勝而歸,誰會選擇那個時候瞎出頭被砍腦袋?與其擔心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好好把手頭的事情落到實處。

“對了,有關中的消息麽?”

劉益守忽然想起賀拔嶽來,不知道上次大敗以後,他回關中有什麽大動作。

“好像是蘇綽牽頭,在搞什麽天子六軍和府兵制,把關中本地豪強的私軍部曲也拉到天子六軍裏面。”

王偉若有所思的說道,其中詳情他也不太清楚。梁國的探子,多半都是在高歡那邊探查消息,去關中的人很少,主要是關隘閉塞,商隊寥寥無幾,要過去也不太方便。

“沒有八柱國什麽的嗎?”

劉益守好奇問道。

這話問得王偉和陳元康都是一愣,隨即二人一齊搖頭道:“主公,八柱國什麽的聞所未聞,屬下都是聽主公說才知道。”

劉益守微微點頭,前世宇文泰搞出政治上的八柱國和軍事上的天子六軍,互為表裏,極為精妙。

賀拔嶽顯然考慮不到政治上的需要,漢人和鮮卑的軍隊雜糅在一起要如何保證向心力,賀拔嶽沒有辦法或者說魄力去處理這個問題。

“宇文泰上次寫戰報回來,說攻占了晉安郡(福州),有沒有下一步行動計劃?”

說到宇文泰,劉益守忽然想起今年宇文泰一直帶兵在福建一帶活動,消滅那邊的豪酋勢力。如今蕭映、陳霸先等人在廣州造反自立,因為有冼夫人的牽制,所以暫時還沒有帶兵北上韶關。

其實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因為沒有看到建康朝廷進退失據,所以廣州那邊的反叛勢力,也在伺機而動,等待劉益守露出破綻。目前的局面,算是一種恐怖平衡。

宇文泰遲遲不帶兵前往韶關,除了有自己的私心和軍隊疲敝外,不願意過多刺激廣州的反叛勢力,應該也是考慮的原因之一。

如今更是多了一個原因!

“這次江州平叛,事關重大啊。”

想到這裏,劉益守長嘆了一聲!

很多人都在等這一次平叛的結果。如果他能獲勝,那麽宇文泰也會乖乖的帶兵去韶關,封住廣州叛軍北上的門戶。

而陳霸先等人,也會暫時蟄伏下來,不會那樣傻乎乎的送人頭。劉益守的親信嫡系,也可以在建康大刀闊斧的推行改革,在深水區裏面遊泳。

這種感覺,有點像前世一個普通家庭的高考生,在高考前幾天去思考未來的出路。人生很長,看上去步子很多,然而關鍵的步子往往卻只有那麽幾步,甚至是一步。

可悲的是,大多數人,都要在他們年輕而懵懂無知的時候,去做影響太過深遠的關鍵抉擇。

劉益守若是沒有前世的閱歷與見識,如此年紀在這個識字率都不高的世道,如何能在關鍵時刻承受這樣巨大的壓力?

“傳令給宇文泰,今年就在晉安郡修整部曲,待明年春耕後再出兵韶關。

另外,建康中樞改制,空出了很多官位,你詢問一下,他那幾個侄子外甥有沒有才學合適,可以擔當重任的,派來建康中樞為官。宇文泰既然是叔父和舅舅,就不要耽誤下一輩的前程了。”

劉益守振振有詞的說道,陳元康等人秒懂其意,連忙拱手道:“屬下這便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