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小心!”吳鳴急忙伸手拽住顧念。

趙家村的土路緊挨著河灘,只是比河灘高出了半截,路邊茂密的春草和河裏的蘆葦混在一處,模糊了土路的邊界,顧念被吳鳴拽了下,回過神,才發現自己差點一腳踩空掉到河裏。

“想得太入神了。”顧念局促地彎了彎唇角,解釋了句。

“你們這些人也真是的,多大了還不能好好走路?有事就不能等回去了,坐下來再安安穩穩的慢慢想?”吳鳴‘嫌棄‘的把他推到裏邊,自己換過去走在外側靠河沿的位置上。

顧念怔了怔,一時沒有想明白,吳鳴這句話裏的‘你’應該是指自己,但那個‘們’連帶著罵的是誰?除了自己,還有誰不好好走路總是在想事情?

“才說了一句,怎麽又走神?”吳鳴無語的曲肘撞了撞他的胳膊。

顧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下意識地又去想了。”

吳鳴:……

得,沒救了。

兩人買了燈油拎回去,趙阿婆果然死活不肯用。

半含著柳皮哨的吳鳴不禁瞥了顧念一眼,你看,我就說吧?

顧念輕嘆口氣,從腰間的筆袋裏摸出紙筆,趴在旁邊的木樁上飛快地勾勒起來。吳鳴見他四肢蜷縮的窩在木樁邊畫,覺得實在難受,就進屋將他們屋內的那張雜木桌拎了出來。

將紙筆轉移到桌子上,把木樁改作凳子,顧念立刻舒服了許多。

“這是什麽?”吳鳴好奇地湊過去看了眼,發現紙上畫著幾樣形狀各不相同的東西,有的上面半圓,下面細長如柱,有的像沒把的執壺,有的則看起來幹脆就是塊瓦片。

“燈。”顧念用炭筆在旁邊寫了個大大的字。

“燈?”吳鳴看著那些東西愣住了,“誰家的油燈長這樣啊?”

“是燈,但不是油燈。”顧念朝吳鳴挑了挑眉。

這東西,是他從‘水瓶燈’裏找到的靈感。

以前他曾經陪著媽媽參加過許多慈善募捐晚宴,也看過不少募捐活動的總結報告。其中有份針對改善貧困地區生活環境的報告裏就提到過一種簡易的‘水瓶燈’。

材料和制作方法都極其常見和簡單,一個礦泉水瓶,裝滿水,加點漂白劑防止生水藻,擰上瓶蓋,‘水瓶燈’就做好了。

然後將這種‘燈’安置在房頂上,上半截露在房頂上方,下半截露在屋內,就能取代電燈,在白天照亮那些貧困地區的房間。

原理也特別簡單,利用透明的瓶身和裏面的水將直射的陽光變成散射,成為照亮房間的光源。根據基金會當初給出的測算對比數據,一個容量一升的水瓶燈可以提供的亮度,大致相當於55瓦左右的電燈。

利用類似原理的,還有那些在屋頂安裝玻璃球,給地下室送太陽光的裝置。

礦泉水瓶在這個時代暫時就不用想了,玻璃瓶倒是還可以考慮,按照他們現在能做出來的琉璃的通透程度,效果應該只會比礦泉水瓶更好。

另外,顧念也想到了將兩者合二為一的方式,直接做個類似水瓶狀的玻璃柱,上端模仿水瓶的半球狀弧面,應該也能達到近似的效果。

至於原本是瓦片屋頂的,則可以直接考慮將其中幾片瓦片換成全透明的玻璃瓦。類似的東西在古代的許多豪富宅邸其實本來就有,一般叫做明瓦,通常是用半透明的貝殼做的,有些放置在屋頂,有些則嵌在窗戶上代替窗紙,總之殊途同歸,就是用來提高采光效果的。

顧念邊給紙上各種形狀的燈做標注,邊簡略的給吳鳴解釋了下。

“真的能亮嗎?”吳鳴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當然能,你忘了火燧炮了?”

“那豈不是容易把房子燒了?”想到火燧炮的威力,吳鳴立刻露出驚駭的表情。

“不會的,弧度設計上注意些應該就可以避免。”顧念把標注好的紙卷了卷,從袋子裏摸出條細繩系好,遞給吳鳴,“放到那堆給阿青的‘禮物’裏吧。”

至於哪種照明的效果最好,制作安裝起來成本最低,最方便,同樣得等墨青這位專業級大師測試評估之後再給出答案了。

想到那些層層堆在箱子裏的圖紙,吳鳴不禁嘖了聲,“我要是他,肯定想揍你。”

這些日子裏,顧念在趙家村但凡想到什麽可以改善的農具或者物件,都會畫張圖記下來,從什麽升級版的曲轅犁,到水力磨,水力臼之類,美其名曰給墨青的禮物。每攢到差不多二十張,就會派人往渝關城那邊送一次。

“誰說的,他喜歡我都來不及呢。”這功夫,顧念已經鋪開另一張紙,開始畫之前想到的嬰兒保溫箱。

“你確定?”吳鳴吹了吹哨子,“我前些日子可是聽說他這段時間都快忙瘋了。”

顧念被尖銳的哨聲嚇了一跳,心虛地用手指摸了摸桌案上的紙,“沒事,禮物嘛,他可以等有空了再拆。”